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

A. 同化

B. 顺应

C. 图式

D. 平衡

【答案】A

【解析】同化是指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是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而月亮是有生命的是幼儿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后获得的,是同化的过程。因此,答案选A 。

2.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

A. 心理异常

B. 不适应表现

C. 不良表现

D. 问题行为

【答案】D

3. 研究表明:( )程度的“认知不协调”对动员学生的注意最为有效。

A. 较低

B. 中等

C. 很低

D. 很高

【答案】B

4. 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A. 桑代克

C. 华生

D. 布鲁纳

【答案】D

5. 概念是用( )来表示的。

A. 语言

B. 词和词组

C. 言语命题

D. 句子

【答案】B

6. 奥苏伯尔系统地研究了( )对学习和迁移的影响,认为不受( )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

A. 教材的知识结构,前后两个课题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

B. 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

C. 教材的知识结构,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

D. 学生的认知结构,前后两个课题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

【答案】B

7.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

A. 各自独立

B. 互相替代

C. 彼此兼容

D. 普心是教心的基础,教心成果印证与发展普心的理论内容

【答案】D

8. 道德性是指( )。

A. 指山舆论力量与人们“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实行的总和

B. 指个人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显示的某些稳定特性或倾向

C. 是个人道德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

D. 一个人的行为由道德观念支配而仍未形成品德之前的道德表现

【答案】D

9. 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

A.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答案】A

【解析】威特金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影响称为场独立性。作业的时候容易受老师的影响,应是场依存性。这位学生的认题中学生在做

10.儿童害怕闪电,能对这种情绪反应的形成作出解释的是( )。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无条件反射

D. 工具性条件反射

【答案】A

11.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常模

D. 智商

【答案】C

12.60年代初,(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 布鲁纳

B. 桑代克

C. 皮亚杰

D. 廖世承

【答案】A

13.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 尝试错误的过程

B. 建立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结

C. 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D. 进行操作而使反应与刺激建立联结的过程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