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等电聚焦电泳。
【答案】等电聚焦电泳(IFE , isoelectric focusing electrophoresis)是指利用一种特殊的缓冲液(两性电解质)
在聚丙烯酰胺凝胶内制造一个pH 梯度的电泳方法,电泳时每种蛋白质迀移到它的等电点(pI )处,即梯度中的某一pH 时,由于表面静电荷为零而停止泳动。
2. 诱导酶。
【答案】诱导酶是指当生物体或细胞中加入特定诱导物后诱导产生的酶,它的含量在诱导物存在下显著提高,诱导物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促进酶蛋白的合成。
3. 解偶联剂。
【答案】解偶联剂是指氧化磷酸化的一类抑制剂,使氧化与磷酸化脱离,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能进行。解偶联剂为离子载体或通道,
能増大线粒体内膜对梯度,
因而无 酚
4. 协同运输。
【答案】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浓度梯度。
5. 多磷酸核苷酸。
【答案】
多磷酸核苷酸是指更多的磷酸核苷。
6. 蛋白的腐败作用。
【答案】蛋白的腐败作用是指肠道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生成多种降解产物的过程。
7.
别构酶
【答案】别构酶是指含有别构中心的酶。别构中心在结合别构效应物以后构象发生变化,从
第 2 页,共 33 页
的通透性,消除浓度
生成,同时使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例如,2,4-二硝基苯
核苷酸的磷酸基进一步磷酸化成的二磷酸核苷、三磷酸核苷或
而影响到活性中心的构象,最后改变酶的活性。
8. 茚三酮(ninhvdrin )反应。
【答案】
茚三酮反应是指
. 氨基酸与茚三酮中共热,引起氨基酸氧化脱氨、脱羧作用,最后
u 而直接生成亮黄色化合物(最
茚三酮与反应产物(氨和还原茚三酮)发生作用生成蓝紫色物质(最大吸收峰在570nm )的应。两个亚氨基酸,即脯氨酸和羟脯氨酸,
与茚三酮反应并不释放
大吸收峰在440nm )。利用茚三酮显色可以定性鉴定并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各种氨基酸。
二、问答题
9. 在标准条件下的反应:
已知
:
(2)计算该反应的氧化还原电势差和标准自由能变化。 (3)约能合成多少【答案】
(
为结合态)
是电子受体。
反应能进行。
(2
)该反应的氧化还原电势差标准自由能变化
(3
)约能合成
10.在体外,用下列方法处理,对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有什么影响?
(1)(2)(3)(5
)(2
)(3
)(5
)
从7.0増加到7.4
分压从10托增加到40托 分压从60托下降到20托
下降到
解聚成单个亚基
分压增加,Hb 与氧的亲和力下降。 分压下降,Hb 与氧的亲和力下降。 解聚成单个亚基,Hb 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是电子供体
;
(1)确定哪个电对是电子供体,哪个电对是电子受体,确定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4)2, 3-二磷酸甘油酸的浓度从
【答案】(1)pH 增加,Hb 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4)2, 3-DPG 浓度下降,Hb 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11.维生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每类包含哪些维生素?
【答案】(1)根据它们的溶解性质将其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2)脂溶性维生素溶于非极性溶剂,包括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水溶
第 3 页,共 33 页
性维生素溶于极性溶剂,包括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
12.简述膜内外物质是怎样跨膜出入细胞的。
【答案】膜内外物质(分子或离子)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转运出细胞,不需要由胞
内
水解来供能,这种转运过程称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三种形式扩散:
(1)简单扩散,物质通过质膜脂双层和质膜小孔进行通透,水和水溶性小分子及易溶于脂的非极性小分子可自由扩散。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亲水性分子,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质膜上内在的载体蛋白的协助,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浓度运输入细胞,载体蛋白分为分子和离子两种载体,如分子载体运输葡萄糖;
又如离子载体缬氨霉素选择性地运输
(3)通道运输,它有开放的闸门,通道受刺激时打开,有三种即配体门通道、电压门通道和应力活化的门通道。膜内外物质(如离子、营养物质代谢小分子)通过质膜上的泵和载体蛋白逆电化学梯度从低浓度一侧经过膜运输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过程称主动运输,膜内外物质中的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经过质膜的内吞外吐向胞内外运输,
也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由胞内解供能,
如
泵、泵和协同运输。
13.计算lmol 的九碳饱和一元羧酸在有氧条件下完全氧化可产生多少摩尔否则不得分)
【答案】
九碳饱和一元竣酸完全氧化时需经过活化为软脂酰化后剩下1
分子丙酰
丙酰
在
的催化下生成琥珀酰和
产
生
链完成完全氧化过程,产
生
14.酶促反应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酶的反应有以下特点: (1)具有一般催化剂的性质; (2)具极高的催化效率; (3)高度的专一性; (4)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5)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6)酶促反应的序列酶促反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产物和底物各不相同;
(7)酶的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s ),抑制酶的活性,或使酶分子本身受到破坏,但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化学物质;
(8)别构作用。
15.简述
的方法和意义。
标记的
第 4 页,共 33 页
水
(给出计算依据,然后经过3
次氧
个
或
消耗
然后进入三竣酸循环和呼吸
的数
为
【答案】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变性DNA 片段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