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与应用研究所881管理学[专业硕士]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网络计划法
【答案】网络计划法义称统筹法。它是以网络图反映、表达计划安排,据以选择最优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项目)的进度(时间)和费用(成本),使其达到预定目标,获得更佳经济效益的一种优化决策方法。
网络计划法主要由互相关联的二部分内容组成:网络图要领及绘图规划、网络图各参数的计算法和网络图的调整与优化。其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为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
优点是:能缩短作业时间、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2. 职权(Authority )与授权(Power )
【答案】职权(Authority )指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做出决策、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而进行奖惩的权力。通常也被称为制度权或法定权。
授权(Power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上级将自己的部分职责和相应的权力授予给下级,最后考核其成果,是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手段。至于具体的工作方法、措施、步骤等,上级一般不予干涉,下级有权自行处理。在授权关系中,上级对下级保留有一定的指挥权和监督权,而下级对上级负有报告情况和完成任务的责任。
职权是一种权力,属于静态的名词,而授权更强调一个过程,属于动态的名词。
3. 企业文化
【答案】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
①组织精神;
②组织价值观;
③组织形象。
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有:
①成员的一致性;
②团体的重要性;
③对人的关注;
④单位的一体化;
⑤控制;
⑥风险承受度;
⑦报酬标准;
⑧冲突的宽容度;
⑨手段一结果倾向性;
⑩系统的开放性。
4. 变革型领导者
【答案】“变革型领导”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理论起源于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经典著作《Leadership 》。他将变革型领导者(transformational leaders)定义为,领导者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超越个人利益。他们激励和鼓舞下属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关注每一个下属的兴趣所在与发展需要; 他们帮助下属用新视角看待老问题从而改变了下属对问题的看法; 他们能够激励、调动和鼓舞下属为实现群体目标付出更大的努力。
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前提是领导者必须明确组织的发展前景和目标,下属必须接受领导的可信性。其主要特征为:①超越了交换的诱因,通过对员工的开发、智力激励、鼓励员工为群体的目标、任务以及发展前景超越自我的利益,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②集中关注较为长期的目标,强调以发展的眼光,鼓励员工发挥创新能力,并改变和调整整个组织系统,为实现预期日标创造良好的氛围。③引导员工不仅为了他人的发展,也为了自身的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简答题
5. 何为决策的满意原则? 决策者为何要遵循满意原则?
【答案】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1)决策的满意原则由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提出,是指在选择和组织活动方案时,通常根据满意的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决策者遵循满意原则主要基于现实的原因。
①对于一个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a. 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b. 真实了解全部信息和价值所在,并据此制定所有可能的方案; c. 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②但在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地说:a. 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都会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一切情况的信息; b. 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制定数量有限的方案; c. 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
况可能与实施时的未来状况有所出入。
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时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因此,决策时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6.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吗? 为什么?
【答案】管理学是一门科学。管理学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了许多管理原则。这些规律和原则是由大量的学者和实业家长期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卜形成的,是理论与实践高度凝结的产物。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它己经成为一门科学,不会因为地域、文化乃至社会制度的差异而不同,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要体现在:
(1)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它研究的是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社会环节之间内在的联系及发展规律,从而为‘t. ; 们的发展提供最优化的方案和决策。
(2)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是指在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点、面卜产生的新学科。
(3)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任务是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运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来管理这个转化过程,并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7. 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对决策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提出用满意化标准代替最优化决策标准。请分析用满意化代替最优化决策标准对决策研究与实践的具体贡献体现在哪里?
【答案】(1)西蒙认为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理想的决策行为是必须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了解全部价值所在,并据此制定所有可能的方案,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但实际管理中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来说:
①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一切情况的信息。
②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制定数量有限的方案。 ③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
综上所述,在决策实践中,决策者常常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往往不得不接受所能够发现的“最满意”的行动方案,以满意原则代替最优原则。
(2)满意化代替最优化决策标准对决策研究与实践的贡献:
①西蒙的满意准则命题纠正了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的偏激,拉近了理性选择的预设条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②满意化原则的决策节省了组织大量的劳动力,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决策程序。如果要找到最优化的决策,要掌握需要决策项目的所有信息,掌握该项目的所有可能的力一案,将所有方案评估并比较,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③西蒙的满意化原理对于分析现代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中的亡l 一划、预算及控制的体系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