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810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口容量

【答案】人口容量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包括地域的开放程度、时间规定性、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生活水平的高低、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小同目标下的人口容量以及承载人口的基础,主要特点有人类在人口容量上的主观能动性,人口容量与现实人口规模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以及人口容量对现实人口制约作用的不确定性。对人口容量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

2. 地理物象

【答案】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与客观地理环境并不完全一致,并不是人们对地理环境的“照相”,而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3. 绝对成本学说

【答案】绝对成本学说是依照绝对成本进行分工的学说,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4. 现代农业

【答案】现代农业是指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5. 逆城市化

【答案】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目前对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人们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境,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

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

6. 国家实力

【答案】国家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存在的两种实力,一种是硬实力,另外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是指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

二、简答题

7. 举一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后果。

【答案】(1)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经济方面

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在过去几个世纪具有历史意义的人口大迁移中,经济目的驱使成千上万人离开家乡来到新大陆,来到南半球未开垦的处女地,众多的就业机会、可获得土地并分享矿产财富等使新大陆充满了诱惑力。

②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如1947年的印巴分治使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因为印度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教。在孟加拉国独立后,大批原居住在孟加拉地区的印度教徒对前途感到渺茫,只得外迁,因为孟加拉国信奉伊斯兰教。

③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20世纪80年代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大干旱造成成千上万的环境难民。在历史上各个时期,世界各地都出现过因洪涝、地震、火山等环境灾变引起大规模移民的现象。

(2)人口迁移的后果

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a. 影响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b. 影响人口的年龄、性别等自然结构(青壮年男性)

c. 影响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智力外流:国家间、地区间)

d. 影响人口民族构成(民族冲突:蒙巴顿条约一印巴分治)

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a. 有利于人种基因的交流,为新民族的形成提供可能。

b. 有利于民族在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与融合,为提高各民族人类素质创造条件。

c. 但不同人群的混杂,往往会引起和加深地域内部在种族、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的矛盾,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8. 简述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各自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分支学科、

【答案】(1)自然地理学

①研究对象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②主要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海洋地理学、疾病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等。

(2)人文地理学

①研究对象

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②主要分支学科

人文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

(3)经济地理学

①研究对象

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②主要分支学科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有:通论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等)

9. 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方面的发展,促进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迈向新纪元提供了决定性因素。

(1)积极影响

①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强度缩小,由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

②生活水平空前提高

③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

④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医疗、卫生、防预、人寿保险

⑤交通快速,舒适、安全发展

⑥通讯设备更新频繁

⑦享受教育的程度和普及度提高

(2)消极影响

①环境问题,如臭氧洞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