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猕猴桃是陕西省最具优势的水果之一,果实具有独特的风味、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猕猴桃是典型的呼吸变型果实,采后贮藏期间易感染真菌而腐烂变质,造成较大损失。为了防治猕猴桃在贮藏期间的病害,提高其耐贮性,大量冷库滥用各类防腐剂与保鲜剂,严重影响了猕猴桃的贮藏品质与果品质量安全。本试验采用一种高效、广谱的防腐保鲜剂气体二氧化氯(ClO2)对猕猴桃在贮藏期间的优势病原菌青霉(Penicillium sp.)及猕猴桃进行处理,初步探究了气体ClO2对青霉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机理,同时研究了气体ClO2对猕猴桃的保鲜效果,为猕猴桃的防腐保鲜技术提供新的方法与较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结果如下:
一、气体ClO2对猕猴桃青霉的抑制效果
采取缓释剂加水的方法,快速获得气体ClO2,探究ClO2缓释剂释放规律。确定60min为缓释剂释放终点,释放量为6.99g/100g,以此作为确定气体ClO2浓度的依据。
研究气体ClO2浓度及处理时间两个因素对猕猴桃青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气体ClO2对青霉孢子的萌发与菌丝体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随着气体ClO2浓度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对青霉孢子萌发及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强。0.8mg/L处理7min及0.6mg/L处理9min均可完全抑制猕猴桃青霉孢子的萌发;2.8mg/L处理25min可以完全抑制青霉菌丝体的生长。
二、气体ClO2对猕猴桃青霉抑菌机理初探
以生长处于对数期的猕猴桃青霉为试验对象,初探气体ClO2对猕猴桃青霉主要细胞内容物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ClO2损害了青霉细胞屏障功能及细胞膜的渗透性。其中经不同时间处理的青霉,其蛋白质与DNA的渗漏与青霉的抑制率相关性较强,可能是抑制青霉的重要原因;气体ClO2处理后,K+的渗漏量增加,与青霉的抑制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说明K+的渗漏可能是气体ClO2抑制青霉的重要原因,而气体ClO2对Mg2+、Ga2+的渗透量影响较小。
三、气体ClO2对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以‘华优’与‘海沃德’两个品种的猕猴桃作为试验材料,研究0.5、2.5、12.5mg/L气体ClO2分别处理30、60min对贮藏期间猕猴桃采后呼吸速率、过氧化物酶活性、果皮的颜色、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总酚、类黄酮、花青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适宜的气体ClO2处理可以延缓猕猴桃硬度的下降,抑制果实呼吸速率增强POD活性,并保持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质、Vc、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对果皮颜色影响较小。2.5mg/L气体ClO2处理30、60min对猕猴桃贮藏保鲜效果最好。综合抑菌试验及实际应用,以2.5mg/L气体ClO2处理60min为最佳条件,以缓释剂计为36g/m3。气体ClO2可以有效抑制猕猴桃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果实贮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