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培养单位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壤有机质
【答案】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土壤有机质可分成腐蚀质和非腐蚀质,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最早来源。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区域大气环流
【答案】区域大气环流主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行星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产生的一种区域性,季节性的气流运动,常称为季风环流。全球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区域为东亚和南亚地区,现以南亚季风的形成过程为例说明季风的形成过程: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温度相对陆地温度高,海洋上空气体作上升运动,而陆地上空空气作下沉运动,这样就在海洋上形成一个低压中心而在陆地上形成一个高压中心,即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进而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南亚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由于行星风带位置的移动,南半球低纬的东南信风跨越赤道在北半球向右偏,进而形成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而对于东亚的季风的形成,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别形成冬季的西北季风和夏季的东南季风,
3. 地理学
【答案】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地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为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例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4. 信风带
【答案】低纬信风带是自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带吹送的气流,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其位置、范围和强度随副热带高气压作比较规律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可以预期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称为信风。受到该信风影响的纬度范围就叫信
风带。其特点是风向稳定,因其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也称贸易风。信风向纬度更低,气温更高的地带吹送,因此其属性比较干燥,有些沙漠、半沙漠就分布在信风带内。
5. 风化壳
【答案】风化壳是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6. 地质年代
【答案】地壳的组成、构造及外部形态在内外力作用下不免经常发生变化,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时间,可以清晰地反映地壳演化的历史,通常表示这种演化的时间和顺序称为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之分。
7. 百分之十定律(林德曼效率)
【答案】百分之十定律是指在每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能量沿着捕食食物链或营养转移流动时,每经过一个环节或营养级数量都要大大减少,最后只有少部分能量留存下来用于生长,形成动物的组织。美国学者林德曼在研究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发现,在次级生产过程中,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大约只有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大约90%的能量损失掉了,这就是百分之十定律的来源。
8. 冰碛地貌
【答案】冰碛地貌是冰债物堆积的各种地形的总称,它是研究古冰川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代表性的冰债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①冰债丘陵是冰川消融后,原来的表债、内债、中债都沉落到底债之上,合称基债;②侧碛堤是由侧碛堆积而成,是冰川退缩后,在原山岳冰川两侧形成的条状高地;终硕堤由终碛堆积而成,③终碛堤是冰舌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逐渐堆积起来的;④鼓丘是一种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流线形丘陵,通常高数十米、长数百米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迎冰面陡而背冰面缓。
9. 自然地理学
【答案】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它们包括该系统两级组织水平的研究。
10.风积地貌
【答案】风积地貌是指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风积地貌主要是指沙漠地区的沙丘而言,沙丘的形成和发育受风力、地面形态、水分、植被及沙源供应等条件的影响,风速、地面结构、下垫面性质改变或遇障碍物等,都会改变风沙流的容量,从而造成沙丘形态的复杂多样。一定的风力具有一定的输沙能力,它所能搬运的沙量称为风沙流的容量,其实际搬运的沙量称为风沙流的强度,两者比值称为风沙流的饱和度。
11.黄赤交角
【答案】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黄道面就是地球的公转轨道所在平面。现在的黄赤交角是23°27'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
的公转运动,使得正午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变化于南、北纬23°27' 之间,从而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12.河川径流
【答案】河川径流是汇集陆地表面和地下而进入河道的水流。它包含大气降水和高山冰川积雪融水产生的动态地表水及绝大部分动态地下水,是构成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是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通常称某一时段(年或日)内流经河道上指定断面的全部水量为径流量,一条河流的径流量由水文站的实际观测资料计算求得,河川径流的大小及变化与流域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及人为经济活动有关,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河川径流,分布具有地带性,变化具有周期性。
二、简答题
13.试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①生态系统的组分
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由四类成分构成,即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类群。
a. 非生物成分
包括太阳辐射能、H 2O 、CO 2、O 2、各种无机盐类和有机物质。
b. 生产者
生产者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蓝藻、为数不多的光合细菌与化学能合成细菌。
c. 消费者
消费者包括各类动物,属于异养生物。
d. 分解者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它们把动植物的排泄物和死亡有机残体等复杂有机物逐渐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被生产者重新吸收利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