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646细胞生物学Ⅱ之细胞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巨型线粒体其直径一般在

2. 乙醛酸循环体

长度变化很大,一般为

长的可达

乃至

【答案】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称为巨型线粒体,线粒体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

【答案】乙醛酸循环体是指一种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降解储存在种子中的脂肪酸,产生乙酰辅酶A , 并进一步形成琥珀酸,后者离开过氧化物酶体进一步转变成葡萄糖,上述转化过程中伴随一系列乙醛酸循环的反应,

3. 细胞系与细胞株

【答案】细胞系是指经过原代培养10代后少数存活能继续顺利地传40〜50代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的传代细胞,分为有限细胞系和永生细胞系。

细胞株是指通过选择法或克隆法从原代培养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或标记物的细胞培养物,即细胞株是通过单细胞分离培养和筛选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群。细胞株的特殊性质或标记物必须在整个培养期间一直存在。

4. 受体酿氨酸憐酸酯酶

【答案】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 MTOC

【答案】MTOC 的中文名称是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组织中心是指具有起始微管组装和延伸的细胞结构,细胞内的微管组织中心包括中心体和位于纤毛和鞭毛基部的基体等。MTOC 不仅为微管提供了生长的起点,而且还决定了微管的方向性。靠近MTOC 的一端由于生长慢而称为负端;远离MTOC —端的微管生长速度快,称为正端,所以正端指向细胞质基质,常常靠近细胞质膜。

6. 成纤维细胞

【答案】成纤维细胞是构成纤维性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细胞特点是:外形长而扁平,常有不规则的突起;细胞质内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微脂肪粒等、其他无特殊的分化;细胞核呈椭圆形,有明显的核仁,细胞核染色性差。成纤维细胞常与胶原纤维紧密相连,因与胶原纤维的形成有关故称为成纤维细胞。

第 2 页,共 29 页

是一次性跨膜蛋白受体,受体胞内

的作用,

区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结合配体后,使磷酸化的酪氨酸去磷酸化,可逆转

7. 募集结构域【答案】

存在于凋亡起始

以及凋亡相关接头蛋白分子中,通过结构域之间的

聚合,

8. 光反应

能够彼此结合或与接头蛋白结合,被募集到上游信号复合物中活化。

/暗反应

【答案】光反应是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

囊体。

暗反应是

固定反应,在这一反应中,

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的过程。光反应包括光能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三个主要步骤。光反应的场所是类

这两个高能

化合物分别作为能源和还原的动力将固定,使之转变成葡萄糖,由于这一过程是在黑暗条件

下进行所以称为暗反应。暗反应开始于叶绿体基质,结束于细胞质基质。

二、简答题

9. 简述微丝的结构特点。

【答案】肌动蛋白又称球状肌动蛋白电镜下微丝是一条直径为

是微丝的结构成分,以单体和多聚体两种形式存在。单体肌动蛋白

的多聚体形成肌动蛋白丝,称为纤维状肌动蛋白

的扭链,呈双股螺旋状。肌动蛋白单体具有极性,装配时呈头尾相

接,故微丝也具有极性,即正极与负极之别。

10.已有一瓶长成致密单层的细胞和质粒中含有人的实验证明层的

存在于

细胞的哪几条染色体上?

【答案】可以采用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

基因克隆的大肠杆菌,设计一个

在人类染色体上的定位。将已经长承致密单

基因的质粒,原位杂交操作

细胞固定,以荧光染料标记探针,

标记模板是克隆有

后,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记录结果,确定有哪些染色体被荧光标记。哪些带有荧光标记的染色体就是具有阳性杂交信号的染色体,是含有rRNA 基因的染色体。

11.从转录水平简述基因差次表达的调控机制。

【答案】从转录水平说明基因差次表达的调控机制是:首先染色质螺旋化程度与性有关。疏松的常染色质可进行转录,异固缩的染色质阻碍录。不同类型的分化细胞由于常染色质区段不同,所以转录的也不同。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对非组蛋白能识别

的转录调节也有不同,染色质是

对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

非组蛋白与组蛋白结合可使基因转录的重要因素之一。启动和转录过程进行催化。

另外,还有一些转录因子——广泛分布的共有转录因子和对细胞分化起作用的特异性转录因

第 3 页,共 29 页

转录活

聚合酶沿前进,从而抑制转

不同,合成的结构蛋白、酶和组蛋白组成的,组蛋白

可进行转录。由于

裸露,裸露的

特异位点,不同类型细胞有不同的非组蛋白,导致不同的基因转录,是调控

聚合酶的种类和数量对转录也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功能是对转录

子(大部分是结合蛋白)、如肝细胞至少有4种转录因子使特异性基因表达,最终形成肝细

胞。这些转录因子参与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逐步成熟。

12.简述MPF 的组成和在期进程中的作用。

【答案】(1)MPF 的组成

MPF 即成熟促进因子,是一种促进细胞成熟和分裂的调控性蛋白激酶。成熟促进因子的生化成分是两个亚单位,

一个是

(2)MPF 在当

分子,促进细胞周期由

蛋白,一个是周期蛋白B

蛋白

为催化亚基,周期蛋

白为调节亚基,二者结合后,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

期进程中的作用

向M 期转化,从而促进细胞成熟或分裂

蛋白是其催化亚单位,周

蛋白和周期蛋白结合后,MPF (CDK1)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磷酸化下游的蛋白质

期蛋白是其调节亚单位。

13.蛋白质分选的两大途径。

【答案】一条途径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或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及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最近发现有些还可转运至内质网中。

另一条途径是蛋白质合成起始后转移至粗糙面内质网,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粗糙内质网腔中,随后经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

14.细胞衰老与机体衰亡有何相关性?

【答案】细胞衰老与机体衰亡对单细胞生物来说是一回事。但对多细胞机体来说,二者有其密切的相关性。细胞衰老不等于机体衰亡,机体衰亡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细胞同时衰亡。例如,一些细胞的衰亡可换来另一些细胞的新生,从而换来机体的勃勃生机。如果机体刚刚死亡,一些细胞依然存活,可用来做器官移植和组织培养等。总之,机体整体的衰亡是细胞衰亡的反映,一些细胞的衰老又是机体衰亡的基础和直接原因。

三、论述题

15.细胞分裂间期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案】与分裂期细胞的急剧而明显的形态变化相比,间期细胞的形态变化不明显,但其间进行着比较复杂的化学变化。

间期细胞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进行(1)根据合成

后期(

期)

。其中

期非常重要

期的限制点(点)是控制细胞增殖的关键,决定了

细胞的3种不同命运:

第 4 页,共 29 页

的复制,其次就是进行和蛋白质的合成。

合成期(S 期)、

的合成情况,又可把间期分为合成前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