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后期促进因子复合体

【答案】

后期促进因子复合体

体开始去凝集,

核膜重建。

结合而抑制

用于

2. 阻遏可被 主要介导两类蛋白降解:后期抑制因子和有丝分裂周期蛋激活。但是,在有丝分裂前期,

和蛋白位与

释放出来作白。前者维持姐妹染色单体粘连,抑制后期启动;后者的降解意味着有丝分裂即将结束,即染色于染色体的动粒上,在染色体结合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微管前将不能从动粒上释放,

由于

的活性。所以只有所有染色体都与纺锤体微管结合后,才有活性,才启动细胞向后期转换。

合成(转录)阶段为特异的调节因子(阻遏物)所【答案】阻遏是指基因的表达在信使

抑制,使细胞内特定的酶或酶系合成率降低的现象。当特定的代谢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增加时,阻遏物就被活化,而相应结构基因群(操纵子)的特异物质的产生就受到抑制。

3. 核孔运输。

【答案】核孔运输是指胞质溶胶中合成的蛋白质穿过细胞核内外膜形成的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过程。核孔运输又称为门运输,核孔是如同一扇可开启的大门,而且是具有选择性的门,能够主动运输特殊的生物大分子。

4. 中心粒周期。

【答案】从中心粒的新生、生长、成熟,以及中心体的分离、移动、组装纺锤体至分配到2个子细胞的过程称为中心粒周期

5. 纺锤体

【答案】

纺锤体是指减数和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纺锤形结构,由能收缩的微管和微丝纵向成束排列而成。

6. 细胞系与细胞株

【答案】细胞系是指经过原代培养10代后少数存活能继续顺利地传40〜50代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的传代细胞,分为有限细胞系和永生细胞系。

细胞株是指通过选择法或克隆法从原代培养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或标记物的细胞培养物,即细胞株是通过单细胞分离培养和筛选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群。细胞株的特殊性质或标记物必须在整个培养期间一直存在。

7. 巨型线粒体

其直径一般在

8. 着丝点微管。

长度变化很大,一般为长的可达乃至 【答案】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称为巨型线粒体,线粒体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

【答案】着丝点微管又称动粒微管或染色体微管,是从着丝点与一个极相连的微管。

二、简答题

9.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答案】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技术有:

(1)显微成像技术

①显微成像技术包括直接成像和间接成像,是细胞生物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光学显微技术和电子显微技术。

②光学显微技术中包括普通双筒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等。光学显微技术是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重要工具。

③电子显微镜技术中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数码显微镜等。电子显微镜技术是研究亚显微结构的主要工具。

(2)细胞化学技术

细胞化学技术包括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细胞分选技术,其中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是细胞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重要研究方法。

(3)细胞工程技术

细胞工程技术是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交叉领域,主要利用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工程学的技术手段,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有计划地改变或创造细胞遗传性。包括体外大量培养和繁殖细胞,或获得细胞产品、或利用细胞体本身。主要内容包括:细胞融合、细胞生物反应器、染色体转移、细胞器移植、基因转移、细胞及组织培养。

(4)分离技术

分离技术包括细胞组分的分离和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为揭示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空间定位、相互关系及其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0.多线染色体主要有什么特点?

【答案】多线染色体是一种缆状的巨大染色体,见于某些生物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里的某些细胞中。核内DNA 多次复制产生的子染色体平行排列,且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配对,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阻止了染色体纤维进一步聚缩,形成体积很大的由多条染色体组成的结构称为多线染色体。其特点主要有:

(1)染色体复制上:多线染色体可以不断生长,持续复制,而且新的复制体总是沿其全长与原来的染色体整齐并列着,因而染色体生长得极其庞大。

(2)染色带结构上:经过醋酸洋红或地衣红染色后,在高倍光镜下可以看到每条多线染色体都是由暗带和明间带直线交替组成的,其中大部分DNA 存在于暗区带之内,每条区带都相应于染色体上染色粒的聚合区域。

(3)基因组成上:每条区带都包括几个或几十个基因位点。

(4)染色带区变化上:多线染色体的某些带区变得疏松膨大而形成胀泡,最大的胀泡称为Balbiani 环。

11.要研究蛋白X 在细胞中的行为,现为你提供了GFP (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蛋白X

的和适当的细胞系,你如何来操作?如果GFP 的信号弱,有什么可以补救的方法?

【答案】(1)研究蛋白X 行为的操作方法

①将cDNA 克隆入GFP 真核表达载体中,构成重组质粒;

②将①中重组质粒转入适当的细胞系当中,使其表达该融合蛋白;

③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的分布和运动,从而间接研究蛋白X 的行为。

(2)GFP 信号弱时的补救方法

①可以考虑换一个强启动子,重新构建一个含GFP 的表达载体。

②可以更换表达细胞系。

③可以用带有荧光素的GFP 抗体来对细胞染色,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来研究。

12.为什么

【答案】基因都是中等重复序列,而且是生物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序列。 基因的产物是构成核糖体的重要组分,而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机器。无论对

基因以中等重复序列存在于基因组中适应蛋白质合成的需求。

基因在生物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体现了于高等生物还是低等生物,蛋白质作为生命的基本物质始终处在更新之中,这就需要有大量的核糖体的存在与之相适应,因此从进化上讲,对细胞越是重要的结构就越保守,

蛋白质合成机制的相似性。

13.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答案】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的原因如下:

线粒体和叶绿体自身含有DNA 编码自己的部分蛋白,并且这些蛋白在其内部的核糖体上合成。但是自身基因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尚有大部分蛋白仍然需要核基因的编码和胞质核糖体的合成,然后转运至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身构建与功能发挥还必须依赖于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

因此,称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14.讨论关于真核与原核细胞中翻译起始的主要区别。

【答案】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的主要差别来自

起始密码子上游区结合的能力。

(1)原核细胞较不稳定,而且是多顺反子,在

本质的差异,

以及小亚基与介导下,通过的末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