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811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答案】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指由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完全平等的,产品归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和分享,从而形成了全体劳动者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共同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由于全民所有制实现了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实现了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化,因而它是公有化程度比较高的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决定着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

2. 经济发展方式

【答案】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其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它除了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外,还包括依靠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结构优化和依靠社会福利的改善、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经济质量提高来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

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到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同时它还具有时代性特征和可跨越性的特点。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等。

二、简答题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它与其他剥削制度的相同点和根本区别在哪里?

【答案】(1)资本主义生产力式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

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他剥削制度的相同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封建剥削制度和奴隶剥削制度的相同点在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凭借自己的统治地位无偿占有工人、农民和奴隶的劳动成果,他们之间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他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奴隶主和奴隶是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在封建社会,地主通过榨取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与工人签订雇用协议,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雇佣劳动力。资本主义的剥削是隐藏在契约里,在“平等交易”的掩盖下进行的,所以资本主义剥削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隐蔽性越来越强。

4. 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几种基本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案】(1)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意味着工人在同样工作日时间内支出了更多的劳动量,实际上等于延长了工作日。这是一种延长工作日时间的隐蔽的形式。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

①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量。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剥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将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问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问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②两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由于生产工具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加重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