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责任理论

【答案】社会责任理论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将其称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这一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

2. 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案】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指1956年出版的施拉姆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提到的当时世界上存在的四种新闻理论,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共产主义理论”。这四种新闻理论描述了四种大众传播体制。(1)集权主义理论,产生于16, 17世纪的英国,其主要目的是支持推进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在集权主义理论下,报刊可以公有或私有,但媒介控制非常严格,必须受政府控制。政府要对媒介使用者颁发特许执照并进行新闻检查,媒介是加强政府统治的工具。(2)自由主义理论,18世纪最先由英国发展起来,理论来源主要是弥尔顿、洛克等人的启蒙主义思想和理性主义等。该理论认为:报纸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真相,它不但不受政府控制而且还可以监督政府,同时具有告知、娱乐和销售的功能; 报业主要为私有,任何有经济手段可以使用媒介的人都可拥有媒介。主张依靠“观点自由市场,实行“自我修正”,和依靠法庭来实行媒介控制,是监督政府和满足其他需要的工具,是一个自由的意见市场。(3)社会责任理论,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该理论认为媒介除有告知、娱乐、销售功能外,主要用于讨论冲突,任何想表达某种意见的人都可以使用媒介,媒介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并受到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的控制。它的前提是为大众服务,并以自由意识论中的自由原则与需求为核心,完全脱离了政府的控制,成为真正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成部分。(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于苏联。该理论认为,媒介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 媒介受政府经济、政治行为及监督部门控制,归国家所有,只作为国家发展的助手而存在。

3. 博客

【答案】博客(blog )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用户以张贴文章的形式,发表自己的心得和思想,并与他人交流互动的综合性平台。“博客”一词来源于“Webblog ”的缩写,意为“网络日志”01998年美国人马特·德拉吉在自己的博客上披露了时仟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

斯基的绊闻,一炮走红,这是博客第一次进入人们的新闻视野。我国于2002年引入“博客”。博客的准入门槛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博客页面上发布信息,发表评论。博客传播具有快速传播突发事件、深入揭示消息内幕等特点。现在,它已成为专业媒体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和主流媒体报道的有力补充。

4. 两级传播

【答案】两级传播是指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舆论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舆论领袖的中介,即表现为由“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两级传播过程。两级传播理论是最早经学术研究而产生的有关传播效果的理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当时流行的“枪弹论”的想象,并启发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效果研究思路,引发了更多的相关研究,如传播的社群影响及人际环境、多级传播、有限效果、创新与扩散等。

5. 新闻生产

【答案】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不仅是指事实经过采访、写作、编辑最后成为新闻作品这样一个生产流程,更深的含义是指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从而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因素包括:专业标准、法规、形势、决策者、市场和媒体的定位。

6. 新媒体

【答案】新媒体是指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型的媒介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iPad )和电子书等。从时间纬度来看,新媒体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 从传播技术角度来看,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和宽带局域网,以电脑、手机和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从传播特征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互动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

二、简答题

7. 简述印刷媒介的特点。

【答案】印刷媒介指将文字、图片等内容排成版、涂上油墨、印在纸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刊等物质实体。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它具备以下特点:

(1)优点

①就媒介本身特性而言,印刷媒介的优点

a. 易保存,可重复。和电子媒介的一纵即逝相比,印刷媒介可以被保存,而且可保存的时间较长。被保存的报纸、杂志等可以被重复阅读。有剪报习惯的读者还可重复利用印刷媒介上的信息。电子技术的发展己经使广播电视的内容可以被储存,但对储存设备要求很高,数据也很容易流失。

b. 可便携,方便阅读。印刷媒介材质相对于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而言轻便,易折易放。因此,读者可将其随身携带,方便其随时阅读。

②对于受众而言,印刷媒介的优点

a. 自由选择权。印刷媒介由受众主动选择阅读。一般而言,报纸刊物等的发行方式是订阅与零售。读者在选择是否接触印刷媒介上自由度较高。此外,报纸、杂志等产品售价便宜,对读者的经济水平要求不高,加上种类繁多,因此,读者可以用较少的钱进行较多的选择。

b. 主动阅读,有益思考。印刷媒介使用的传播手段主要为图片与文字。读者可以在报纸刊物提供的信息中主动进行选择。由于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读者冷静地进行深度解读与思考。

③对于媒介组织而言,印刷媒介的优点

a. 印刷媒介制作成本较低。相较于广播、电视制作而言,纸质印刷成本较低。制作成本和发行成本的低廉使历史上众多有志于办报却经济不富裕的人得以实现办报的理想。

b. 精确投放,更加适应分众化趋势。报纸刊物的发行方式主要是订阅与零售。受众的主动购买使报纸刊物实现了精确投放。面对传媒市场分众化趋势的加强,印刷媒介能快速地找到与建立目标消费群体,继而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c. 可控性强。首先,由于印刷媒介上的传播符号主要为文字与图片,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媒介产品的内容容易被控制,以减少出错。其次,纸质媒体可以被收回。如果出现“错误,,被要求收回,纸质媒介可以被较为快速地送达到目的地。而电子媒介上的内容一旦出错,传播出去后就无法收回。

(2)缺点

相应地,印刷媒介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表现手段单一

相比于电视集声音、静动态画面,文字于一身的表现手段而言,印刷媒介能使用的手段较为单一。因此,受众接收印刷媒体信息的过程相对枯燥。

②时效性弱

尽管报纸刊物的制作成本低,但相对十电子媒介而言,其传播速度慢。这导致印刷类媒体在信息传播,尤其是新闻类信息的时效性上变弱。

③高度集中式阅读占用时间

读者在阅读报纸刊物时不能分散注意力。而电视和广播可以伴随式收看与收听。从时间利用效率角度看,印刷媒介利用效率较低。

④对受众的认知水平要求较高

印刷媒介上的传播符号以文字为主,图片仅是辅助性的手段。因此,报纸刊物等对读者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在传播史上有一段时间,看报是权力阶层与贵族群体拥有的特权。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主要靠听觉与视觉途径进行传播,一般的受众都具备接收信息的条件。所以,电子媒介的出现极大促进了传播的大众化。这导致在传播范围上,印刷媒介远远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