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833教育技术学基础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校园网

【答案】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所以应具有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功能。校园网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等,能够在网络上运行。如果一所学校包括多个专业学科(或多个系),也可以形成多个局域网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起来。

2. 信度

【答案】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一致性,从而降低信度。

3. 经验之塔理论

【答案】“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有: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人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4. 流媒体技术

【答案】流媒体技术也称流式媒体技术. 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该技术先在使用者端的计算机上创建一个缓冲区,在播放前预先下一段数据作为缓冲,在网路实际连线速度小于播放所耗的速度时,播放程序就会取用一小段缓冲区内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播放的中断,也使得播放品质得以保证。

5. 远程教育

【答案】远程教育一般是指包括以下特性的教育形式:学习者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 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 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 有双向交流的渠道。远程教学的特点有(1)在远即离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的异地进行教与学; (2)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来传递教学内容;

(3)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联系措施; (4)学生和辅导教师之间有可能实现不

定期的会面或在教室实施少量的集体授课; (5)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中央电大或某些高校)来设计课程计划,组织编写和发送教学材料,监督整个教学过程; (6)很多情况下评价与反思过程是非实时的。

6. 抛锚式学习

【答案】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约翰·布朗斯福特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7. computerbasededucation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一般可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课程软件三部分。

8. CSCL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二、简答题

9. 请你淡谈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现状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答案】技能性非客观题的评价是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新进展。当前,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对技能性非客观题进行测评己经成为当前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下面是我对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现状及今后研究的方向的一些看法。

(1)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现状

当前,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研究的最主要的成果是提出了技能性非客观题自动阅卷系统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信息模型、系统建模、形式化描述、推理机制、综合评价、信息获取技术等,以及相应的产品,包括IT 技能测评系统iTAS.IT 技能训练导师系统iTutor 等。

(2)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研究的方向

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研究应遵循后现代课程观的发展方向:建构主义理论发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系统。其所倡导的个性化清景协作资源的重要作用对教育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只有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支持建构主义的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提出的教学设计的四大原则:丰富

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对于目前广泛开展的网络课程建设,利用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乃至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真正转化。

10.试比较分析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

【答案】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将上述两类教学系统设计进行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如下:

(1)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优缺点

①优点: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②缺点: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中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2)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优缺点

①优点: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②缺点: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在相应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教师的主导或指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指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

11.查阅近几年我国有关教学系统设计的文章和书籍,分析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提出解决该问题的设想。

【答案】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领域,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作为知识形态要素的核心成分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1)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的现状

在我国,由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协同发展,理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近二十年来,由于我国的教学设计总体上处于引介的状态。

(2)我国教学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①从教学设计者的角度看,程序化的操作性模式只提供了教学设计流程,但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却缺乏更具体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