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工商大学专业课笔试之管理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边际成本定价法
【答案】边际成本定价法是指利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利润最大的原理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其中,边际成本是指每増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收入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増加的总收入。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的差额,称为边际利润,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利润。
从数学角度看,边际成本是对总成本函数求一阶导数的结果,表示总成本线任何一点的斜率;边际收入则是对总收入函数求一阶导数的结果,表示总收入线任何一点的斜率。当总成本线和总收入线的斜率相等或接近时,意味着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等或近似相等,边际利润等于零(连续函数)或接近于零(非连续函数)。此时,如果再増加产品销售量,由于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将不能再为企业提供新增利润,企业利润总额不会増加反而减少。因此,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利润总额最大。这时的价格和销售量即为最优价格和最优销售量。
2.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答案】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期间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根据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特点,为了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必须设定一个预算工时,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叫做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因此,固定制造费用差异除了像变动制造费用那样包括开支差异和效率差异外,还包括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
3. 责任中心
【答案】责任中心是指根据其管理权限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并能反映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企业内部单位。
4. 零基预算
【答案】零基预算,即“以零为基础编制的计划和预算”,主要适用于对各项费用的预算。其主要特点是各项费用的预算数完全不受以往费用水平的影响,而是以零为起点,根据预算期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需要,按照各项开支的重要程度来编制预算。
零基预算要求对各个业务项目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逐个进行估算,并说明其经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分配预算经费。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零基预算以零为起点,避免了原来不合理的费用开支对预算期费用预算的影响,因此具有能够充分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减少资金浪费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那些较难分辨其产出的服务性部门。但是,零基预算的方案评级和资源分配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引起部门间的矛盾。
5. 货币时间价值
【答案】货币时间价值指的是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后所増加的价值。
二、简答题
6. 现在有人以网络经济的快速性和短暂性(如在网络经济中,某一企业可以因一项业务的发生而设立,又因该业务的完成而清盘)来否定会计分期假设,你是怎么看的?
【答案】由于虚拟企业尚不能纳入现代会计核算的范畴,因此也就谈不上其对会计基本假设产生冲击了。具体分析如下。
(1)虚拟企业作为一个虚拟的临时性的合作组织形式,无法提出一个完整的会计目标的概念: ①从国家的角度:虚拟企业的虚拟性使得政府无法对其进行监管,但是国家若监管好全部的组成虚拟企业的实体公司或实体企业,完全可以达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而且,在网络经济时代能够实实在在地执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依然还是原有的实体公司或实体企业,国家不需要虚拟企业提供会计信息。
②从企业外部的债权人和投资人角度:网络经济时代,债权人和投资人进行信贷和投资的对象依然是实体公司或实体企业。由于虚拟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外部债权人和投资人无法对其
进行信贷和投资,因此就谈不上虚拟企业对外提供有利于债权人和投资人决策的财务信息的需要。
③从内部管理者的角度:虚拟企业的高层人员只是一些原来实体公司的首脑精英,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组建虚拟企业,一旦交易完成,虚拟企业就消失了。整个虚拟企业并没有统一的经营战略,也不存在统一的内部管理者,因此内部管理所需的信息极为有限。由此可见,虚拟企业并不能提出一个完整的“会计目标”的概念。
(2)虚拟企业和实体公司是网络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两面,一面是虚的,一面是实的。为此,若将虚拟企业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就会产生以下两个问题:
①同一事物通过虚实两方面的反映,重复了大量的会计核算,浪费了社会资源;
②虚拟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不够可靠、不够全面的。更重要的是,网络经济时代,只要紧紧抓住实实在在的一面,依然可以实现会计目标。综上所述,虚拟企业不能提出完整的会计目标,只是两个或多个实体公司的“倒影”,尚不能纳入现代会计核算的范畴,故而根本谈不上虚拟企业对会计基本假设有关内容的冲击。
7. 当准确性和及时性发生矛盾时,你将如何决策?
【答案】(1)准确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相关范围内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信息总是越精确越好,但要考虑到及时性及获取高精度信息所需的处理成本,因而在管理会计中,信息的准确性以决策的正确性为标准。由于企业管理中的决策问题千差万别,对管理会计信息的
“不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就是管理会计信息的“有效准确性也就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标准。
使用范围”。正是基于这一特性,管理会计可以采用近似的方法来获取所需信息的近似值或估计值,以此来简化信息的处理程序,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降低信息的处理成本。
(2)及时性是指管理会计必须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最为及时、迅速的信息。管理会计中,有些信息是常规需要的,可设定必要的精度,在信息成本一效益平衡性原则约束下,通过程序化方式予以提供。对于大量的非常规需要的信息,为了及时提供,往往采用近似的获取估计值或近似值。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以满足管理的需要为标准,没有固定的时间标准和精确性标准。及时信息有利于正确的决策;相反,过时的信息则会导致决策的失误。
(3)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之间,管理会计会更加重视及时性,甚至愿意牺牲部分准确性以换取信息的及时性。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可以通过缩短信息的经历时间来完成。信息的经历时间由两部分组成:间隔时间和延迟时间。间隔时间是指编制彼此相毗连报告的时间差;延迟时间是指处理数据、编制报表和分发报告所必需的时间。有效地缩短上述两个部分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提高管理会计的及时性。
8. 如何运用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的逐项测算法?
【答案】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各种产品的情况及各项限制因素等数据资料,分别计算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并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测试,使各种产品达到最优组合。
9. 什么是经营成本?请写出估算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经营成本的两种算式。
【答案】(1)经营成本指的是企业从事主要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
(2)经营成本是项目评价中所使用的特定概念,作为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现金流出,其构成和估算可采取下列表达式:①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修理费用+其他费用。上式中,其他费用指的是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其余部分。②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10.确立资源动因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确立资源动因的原则是:
(1)某一项资源耗费能直观地确定为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则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成本中,此时资源动因也是作业动因,该动因可以认为是“终结耗费”,材料费往往适用于该原则;
(2)如果某项资源耗费可以从发生领域区划为各作业所耗,则可以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此时资源动因可以认为是“作业专属耗费”,各作业各自发生的办公费适用这种原则,各作业按实付工资额核定应负担工资费时,也适用这一原则;
(3)如果某项资源耗费从最初消耗上呈混合耗费形态,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依据将资源分解并分配到各作业,这个量化依据就是资源动因,如动力费一般按各作业实用电力度数分配等。
11.管理者在对公司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完全成本法而非变动成本法,那么将会对价值链的哪些环节产生不利影响? 其不利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案】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