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848传播学基础之《广告学概论》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通过对比我国的外贸广告和海外来华企业的广告传播,说明在国际广告传播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我国的外贸出口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迅猛发展,但面对国际市场日益严峻的竞争格局,我国的外贸广告还较薄弱,与海外企业的广告传播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应该了解我国出口商品对外广告的策略和存在问题。
总之,应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在实施国际广告策略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考虑到广告活动的整体性。既要服从市场营销战略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到以各种媒体为信息载体的广告能够做到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使广告活动的内容、创意达到一致。
(2)要考虑到广告的实效性。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淡旺季、广告市场的竞争状况、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产品出口国的生产能力大小等因素都对广告时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要考虑到广告的综合性。即广告媒体、信息传播渠道的综合运用。
2. 为什么现代广告首先在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出现,而现代广告的发展却是以美国为中心?
【答案】现代广告首先在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出现,而现代广告的发展是以美国为中心,具体原因如下:
(1)出现在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的原因:
①我国的印刷术传入西方后,德国人古登堡于1445年创造了铅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速度,成为近代广告变革中最重要的因素。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文化传播往大众化方向发展有了具体的物质技术手段的保证。古登堡的铅活字印刷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后,为印刷广告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人类广告活动由原始的口头、招牌、文字广告传播进入到了印刷广告的时代。
②在印刷广告之外,13, 14世纪左右的欧洲出现了最早的报纸雏形“新闻信”,其内容是报道市场行情和商品信息。这种新闻信息实际上就是一种商业广告。到了15, 16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出现了最早的手抄报纸,上面提供了一些商业与交通信息。这些都已初步具备了报纸广告的模式。
③16世纪以后,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和工业革命的风暴,而英国是最早完成下业革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其国内陆续出现了定期印刷报刊,而报刊又使广告的影响扩大,头脑机敏的商人很快发现并开始大力使用这一最佳广告媒介。
④除了报纸、杂志广告以外,还出现了类似广告代理的机构,在印刷术使用的初期,世界广告兴起的中心在英国。18世纪中期,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已经出现一批广告画家,周刊报纸上不断出现插图广告。广告代理商也是1}世纪在英国首先出现的。
(2)到了19世纪,由于美国的崛起,广告中心便逐步转移到了美国,广告也向现代广告转化。现代广告的发展以美国为中心的原因:
①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直线上升。通讯业的各项发明(电报的完善、海底电缆的铺设、新式印刷机的普及、打字机和造纸术的改进、照相制版的应用、电话的发明)接踵而来,报刊的广告营业额己经占全美广告经营额的3/40
②报刊成为一种利润丰厚的行业,有些报纸竟然拿出3/4的版面刊登广告
③企业对广告宣传也日益重视。1869年,美国的艾尔父子(Ayer&Son)广告公司在费城成立,是现代广告公司的先驱。
④在美国历史中,传播媒介一直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传统使得美国各级政治家都非常重视传播,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手段自然也得到重视。
⑤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唯一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了经济实力的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的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广告作为市场竟争的重要手段,同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成长。
3. 如何认识广告客体的特点?
【答案】广告的客体,是指广告作用的对象,即接收广告信息的受众。在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受众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1)多重性
多重性,是指广告受众是多重角色的扮演者。广告传播是社会传播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大众”,广告受众实际上是在参与社会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过程中,进入广告传播领域的,因此,广告受众又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
①广告受众是消费者,是市场活动的核心。
②广告受众是社会成员,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而存在的。
③广告受众又是媒介受众。
(2)集群性
广告受众接触广告信息,往往是以个体、家庭的形式出现,处于分散的状态。但由于受到受众个体的特性,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他们又会形成观念和行为相近或相同的群体。
(3)自主性作为广告客体的受众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感性生命个体,他们与传播者一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作品的选
择、理解和判断,并不轻易为传播者所左右或支配。广告主以广告受众的需求、喜好为指向,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介的工作成效受到广告受众的检验。因此,广告受众在广告活动中具有自主的特性。
(4)互动性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广告受众是受作用的一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广告信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改变着广告受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使他们发生趋向于企业预期的广告目标的变化; 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甚至是他们的媒介接触心理和接触行为。因此,广告客体对媒介和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作为客体的广告受众与主体和本体之间是存在互动关系的。
4. 你认为“营销”和“传播”是广告运作中截然分开的两个层面吗? 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在“推销主义”广告时代,“营销”和“传播”作为广告运动的两个层面,并没有被截然分开,广告主在强调广告的“营销”功能的同时,也在积极探寻广告运作过程中新的沟通方法及有效的传播效果。
①USP 理论强调“广告应将火力集中在一个狭窄的目标上”。威廉·伯恩巴克的“实施重心法”则认为,广告实施过程中广告讯息战略的“如何表达”部分完全可以成为独立的内容,他的使“广告讯息单纯化,清晰化,戏剧化”的观点,以及有关广告创作中“噪音”的论述,也都明确涉及广告运作中的“传播”问题。
②但这一时期,他们关心的核心问题是长期的销售目标。他们更愿意把广告作为一种促销活动来看待,而不能同时明确肯定广告也足一种传播活动。
(2)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广告专家和学者己经注意到广告运作“营销目标”和“传播目标”的关系问题。他们发现,策划者在强调传播时,他们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短期目标上; 当他们强调销售时,又采取长期观点,“广告,是在或近或远的将来引起销售”的观点就具有代表性。
(3)20世纪80年代后,“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开始流行。这种理论的出现,有其特殊的背景:以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中心的4P 理论显然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形势的需要,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4C 理论则大行其道。4C 理论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这四个传统的营销环节的研究,而是立足于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了解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应付出的成本,方便消费者购买产品以及强调沟通等新的思维模式。这样,凡是与消费者有关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纳入营销和传播活动的范围,广告的传播功能得到强化,整合营销传播也就应运而生。
(4)整合营销传播强调的是前后一致的形象与声音,信息的双向传播以及关心社会、注重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等。国内一些学者也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即以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为目的,以“一种声音”为内在支持点,以各种传播媒介的整合运用为手段。整合营销传播努力的目标就是加强企业与其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培植品牌忠诚,最终形成品牌资产。
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变成了营销组合中的驱动性力量。为了实现传播活动的完整并产生协同效应,企业必须将各自为阵的内部部门以及与消费者的每一个接触点都协调起来,彼此和谐以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