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626设计理论(二)之艺术设计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1953年,德国建立了_____。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把现代设计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培养科学型的设计师。
【答案】鸟尔姆设计学院
【解析】乌尔姆设计学院是战后欧洲最重要的设计学院,被设计史学家称作是设计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学院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基于社会学、符号学和政治参与的新设计科学来弘扬包豪斯人道主义精神,从根本卜反思现代工业社会中美学和设计的社会意义。
2. 包豪斯的双轨制教学是指_____和_____共同指导学生的制度。
【答案】形式导师; 工作室导师
【解析】包豪斯初期教学采用“双轨教学制”。每一门设计课程均由一位“造型老师”和一位“技术老师”共同教授,是学生能够同时接受纯艺术和纯技术的教育的长处,并使二者合二为一,以培养艺术与工业结合的初步基础。
3. 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是美国建筑师_____于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提出的“少则繁”的建筑理论口号,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理论针锋相对。
【答案】文丘里
【解析】文丘里是奠定建筑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基础的第一人。他提出“少则烦”的原则,向“少就是多”的现代主义提出了挑战。文丘里并不反对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他的努力是在于改变现代主义单调的形式特点。
4. 1949年,美国设计师_____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被誉为“走在销售曲线前面的人”。
【答案】雷蒙德·罗维
【解析】雷蒙德·罗维,美国设训师,1949年《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罗维奉行“流线、简单化”理念,即“由功用与简约彰显美丽”,并带动了设计中的流线型运动。他首开工业设计的先河,促成设计与商业的联姻; 并凭借敏锐的商业意识,无限的想象力与卓越的设计享赋为工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元素。
5. _____也称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它是在生态技术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以使用再生材料、减少材料消耗为目的,将设计介入产品构想、设计、制造、使用及废物利用的全过程。
【答案】生态设计
【解析】生态设计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生态设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生产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
6.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合理的_____(或使用)方式。
【答案】生存
【解析】设计是创造一种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强调“创造”——使人类生活更健康、合理、有节制,要与大多数人“和谐”;要与大自然“和谐”。
7.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实践人是_____。
【答案】威廉·莫里斯
【解析】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英国设计师、诗人、早期社会主义活动家及自学成才的工匠。他设计、监制或亲手制造的家具、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以及其他各类装饰品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一改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流行品味。
8. _____是造物的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造物的文化。
【答案】设计文化
【解析】设计文化是造物的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造物的文化。因此造物设计文化成为人们了解己有社会生活、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面貌的第一手形象资料,成为研究人类文化的相互影响、交流、传播、整合,研究文化在不同时期继承、演变和发展规律的第一手资料。
9. 工业设计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按设计性质划分,工业设计可以分为式样设计、_____和_____。
【答案】形式设计; 概念设计
【解析】工业设计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内容涉及广泛,按设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形式设计、式样设计、概念设计。
10.设计风格的文化内涵体现在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_____这三个层面上。
【答案】产品风格
【解析】时代风格是设计家个性与具体时代情境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时代特色。每个民族的艺术总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于是就形成了民族风格。设计风格是艺术家的设计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名词解释
11.创造力
【答案】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与人的智力因素、动机因素、个性因素相关。在人的行为中,创造力与自发性、独创性等特征联系在一起,甚至与人的自然生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伟大还是普通的创造力,都展示了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人不断奋发进取的
象征。同时,它使人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得到确证和实现,获得鼓舞和满足。
12.非物质设计
【答案】“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的设计,是基于服务的设计。在信息社会,设计进入一个以非物质的虚拟设计、数字化设计为主要特征的设计新领域,设计的功能、存在方式和形式乃至设计本质都不同于物质设计。
13.装潢
【答案】“装潢”原指中国占代书画卷轴的“装裱”。在现代“装潢”设计是一种包含包装、商标、广告、装裱等工艺在内的设计门类。
14.有机现代主义
【答案】有机现代主义是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一种现代设计风格,它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种风格在造型常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给使用者以舒适的感受,与此同时这些有机造型的设计也适合大规模生产。有机现代主义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
15.纯艺术
【答案】“纯艺术”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形态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具体地说即绘画、雕塑、书法一类的艺术。这些纯艺术也都具有欣赏、教育等功能,也可以说是实用功能,但与艺术设计产品的实用功能不同,其划分是相对的。
16.现代主义设计
【答案】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一一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 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一一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 新的形式一一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17.信息社会
【答案】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1)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把信息时代称之为“数字化时代”“比特时代”,他把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看作是从原子到比特的转变和飞跃,这种‘飞跃’已是势不可挡。
(2)尼葛洛庞帝指出,人类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是一种“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生活”将越来越不需要依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工作和生活可以是在一个或多个地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