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19环境微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专性厌氧微生物
【答案】专性厌氧微生物是指要在绝对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一遇氧就死亡的微生物。专性厌氧微生物是绝对专性的,如梭菌属、拟杆菌属、梭杆菌属、脱硫弧菌属及所有产甲烷菌。
2. 菌落
【答案】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菌繁殖起来的,由无数细菌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就是菌落特征。用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将呈单个细胞的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培养,细菌就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形成菌落。
3. 原核微生物
【答案】原核微生物是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
只是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线,称为拟核或似核。它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结构体系,如间体和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也不进行有丝分裂。
4. 光复活现象
【答案】光复活现象是指经紫外辐射照射的菌体或孢子悬液,随即暴露于蓝色可见光下,有一部分损伤的细胞可恢复其活力的现象。复活的程度与暴露于可见光下的时间、强度及温度有
关。光复活作用最有效的可见光波长为
二、简答题
5. 病毒有怎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简述病毒的繁殖过程。
【答案】(1)病毒的化学组成
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个体大的病毒如痘病毒,除含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类脂质和多糖。
(2)病毒的结构(见图1-1)
图1-1病毒的结构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却有其自身特有的结构。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 。完整的具有感染力的病毒体称为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有两种,一种是不具被膜(又称囊膜)的裸露病毒粒子,另一种是在核衣壳外面由被膜包围所构成的病毒粒子。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类病毒和拟病毒结构更简单,只具RNA ,不具蛋白质。
(3)病毒的繁殖过程(以大肠杆菌T 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为例)
①吸附
大肠杆菌T 系噬菌体以它的尾部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的化学成分,如细胞壁的脂多糖、蛋白质和磷壁质,或是鞭毛,或是纤毛。
②侵入
a. 它的尾部借尾丝的帮助固着在敏感细胞的细胞壁上,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形成小孔。
b. 尾鞘消耗ATP 获得能量而收缩,将尾髓压入宿主细胞内,尾髓将头部的DNA 注入宿主细胞内,蛋內质外壳留在宿主细胞外,此吋,宿主细胞壁上的小孔被修复。
③复制与聚集
a. 侵入宿主细胞后,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抑制宿主细胞内的DNA 、RNA 和蛋白质合成; b. 宿主的核酸不能按自身的遗传特性复制和合成蛋白质;
c. 借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如核糖体、mRNA 、tRNA 、ATP 及酶等复制核酸;
d. 进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聚集合成新的噬菌体,该过程称为装配。
④宿主细胞裂解和成熟噬菌体粒子的释放
a. 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噬菌体的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壁而使宿主细胞裂解;
b. 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6. 能作为病毒培养基的敏感细胞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敏感细胞要具备如下条件:
(1)必须是活的敏感动物或是活的敏感动物组织细胞。
(2)能提供病毒附着的受体。
(3)敏感细胞内没有破坏特异性病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病毒进入细胞可生长繁殖a
7. 培养基配制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无菌的?
【答案】(1)培养基配置好后要立即灭菌的原因
培养基配置好后之所以要立即灭菌是因为其配制过程均没有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因而培养基和盛放培养基的器皿、试管、三角瓶等均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在丰富的培养的营养条件下会大量繁殖,消耗掉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若长时间不灭菌,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将在2h 内消耗殆尽,后面即使将其灭菌也不能再用于培养微生物。
⑵检查方法
培养后观察培养基表面是否有菌落形成,若无则无污染,若有则培养基己污染,不能用于培养微生物。
8.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是什么?
【答案】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下:
(1)低倍镜的操作
①置显微镜于固定的桌上。窗外不宜有障碍视线之物。
②旋动转换器,将低倍镜移到镜筒正下方的工作位置。
③转动反光镜(有内源灯的可直接使用)向着光源处采集光源,同时用眼对准目镜(选用适当放大倍数的目镜)仔细观察,使视野亮度均匀。
④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观察的目的物置于圆孔的正中央。
⑤将粗调节器向下旋转(或载物台向上旋转),眼睛注视物镜,以防物镜和载玻片相碰。当
物镜的尖端距载玻片约处时停止旋转。
⑥左眼对着目镜观察,将粗调节器向上旋转,如果见到目的物,但不十分清楚,可用细调节器调节,至目的物清晰为止。
⑦如果粗调节器旋得太快,使超过焦点,必须从第e 步重调,不应在正视目镜的情况下调粗调节器,以防没把握的旋转使物镜与载玻片相碰,易损坏镜头。在此过程中,必须同时利用载物台上的移片器,可使观察范围更广。
⑧观察时两眼同时睁开。使用单筒显微镜时应习惯用左眼观察,以便于绘图。
(2)高倍镜的操作
①先用低倍镜找到目的物并移至中央。
②旋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
③观察目的物,同时微微上下转动细调节钮,直至视野内见到清晰的目的物为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