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终身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教育正成为教育领域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唤醒中小学教师在教师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增强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教师是教师教育中的学习主体,作为成熟的个体,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和崇高的事业追求,具有很强的自我独立意识,对教师教育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有着内在的价值需求。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提升正是为了满足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这种需求,使大家的学习与发展从社会价值、职业规范等外部需求转化到自身的人格建设、主体价值的实现上来。作为教师,如果没有这种自觉与自主,不仅教师自身会失去发展的活力与创新的动力,而且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实现。 为什么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提升呢?目前广大中小学教师自主提升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的成因有哪些?自主提升有哪些途径?需要哪些保证措施?本文着重通过查阅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提升的现实背景,历史现状以及主体需要各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突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提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接着在本文的第二、第三部分不仅对该课题所涉及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提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相关概念进行了再认识和阐释,而且对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提升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提升教育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实现的可能;第四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清晰的自我概念建立"、"科学合理目标的设置"、"实践途径"以及"自我评价展示"等各个层面进行了提升策略的探索,并辅以了一定的行动范例和方式,其中,"清晰的自我概念建立"、"科学合理目标的设置"是自主提升的前提基础;"自我导向学习"、"教学反思"、"课题研究"等才是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提升的有效途径;"自我评价展示"则能激励教师自主提升活动的进行。最后,本文的第五部分对教师自主提升的外部支持条件--保证措施进行了简要说明,希望能够得到相关组织的重视,为新时代的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提升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