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郑州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短语
【答案】短语是指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短语表示一定意义,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它可以分离,中间可插入别的成分。短语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 而按照结构则可以分为联合式短语、动宾式短语、偏正式短语、主谓式短语和述补式短语基本类型。
2. 四呼
【答案】四呼是指以唇形为标准区分韵母的四个类型。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
,完备十清人潘未《类音》,一直乎,合称四呼。“四呼”这一名称首见十明末无名氏《韵法直图》
沿用至今。四呼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韵母不是i 、u 、ü。和不以i 、u 、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3.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
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4. 入声韵
【答案】入声韵是指以塞音作韵尾的韵类,它是古代汉语中韵母的一大类。入声韵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中古入声韵中,屋沃烛、觉、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等韵以[-k]收尾; 质术栉物迄没给、月易末瞎黯屑薛等韵以[-t]收尾; 缉、合盒叶帖治押业乏等韵以[-p]收尾。入声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中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
5.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6.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7.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8. 声调
【答案】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d ǐ”(底)的音高,听起来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高上去,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音节“底”(d ǐ)的声调。
二、简答题
9. 西瓜摊上写着“5斤以上每斤1元,5斤以下每斤9角”。顾客秤了一个5斤的,只给4元5角,小贩硬要顾客给5元。为何出现纠纷? 谁对?
【答案】出现纠纷的原因是摊位上没有写明白5斤的时候按多少钱计算。
10.现代汉语里有一种“离合词”,合的时候是一个词,分的时候是两个词,不能任意类推。下面句子里加着重点的词中间也插进了其他成分,你认为对吗?
①为了完成全年计划,昨天厂里又动了一次员。 ..
②老头儿注了几次射,才退烧。 ..
③我向领导汇了一次报。 ..
【答案】“动员、注射、汇报”都不是离合词,它们结合很紧,很难再插进去其他部分。惯用的形式是:
(1)又动员了一次/又一次动员了
(2)注射了几次
(3)汇报过了
11.利用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谈谈词典编纂中词的义项分合应遵循的原则。
【答案】词义项的分合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历史发展原则
这种原则按词义发展的先后时间顺序编排词的各个义项。先出现的词义排在出现的词义前面,每个词义都注明其在文献中最早以及最后出现的年代,展示词义演变的全过程。
(2)使用频率原则
这种方法按常用程序排列义项,就是把使用频率高地词义(一也就是常用意义)排在词条的前面,把使用频率低得词义排在后面。
(3)逻辑联系原则
这种原则按“分析型”顺序,把有关联的义项放在一起,按词义发展的逻辑程序,按本义在前,转义则按与本义的语义联系的紧密程度来排列义项。
12.“千万”和“万万”是常用的两个副词,它们在使用时有何共同点和区别? 请举例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千万”和“万万”两个常用副词的共同点和区别主要有:
(1)共同点
①两者都可用于有“别、不要、不能、不可以”的句中,充当它们的状语,表示“一定、务必“,用以告诫、提醒、建议或对某一重要事实的强调。如:
a. 投资者千万别以为庄稼只有拉高股价才能出货,事实上庄稼持股成本远远低于大众。 b. 万万别信日指责世人皆尊敬的贤臣。
②两者都可以用于“千万/万万+动词+不得”的结构中,表“绝对”之义,用以提醒、劝诫或叮嘱。如:
a. 过去朱延年借点钱,那倒无所谓,现在要他自己出面活动,千万要不得。
b. 有一种新政万万搞不得。
(2)区别
①“万万”可做语气副词充当“不会”“不可能”“不敢”“不肯”“不答应”“不应该”“不及”“不如”“不是”的状语,表示对否定以及强调。“千万”不能如此搭配。如:他万万不应该这样。
②“万万”可以用在“万万+动词+不+补语”和“万万+没(有)+动词十补语”的结构中,表“绝对、一定”之义,加强否定语气。“千万”没有此用法。如:
a. 如果没有一点精神,是万万做不出这样惊人的举动的。
b. 可他万万没想到,江水竟把为林立果“选美”的内幕告诉了当事人张宁。
③“千万”可重叠为“千万千万”的形式,出现在否定副词或“要”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具有同“千万”一样的语法功能。“万万”不可以重叠。如:一路上千万千万要当心。
④“千万”可以用于肯定句,作为语气副词充当“要”“得”等能愿动词的状语,表示强调、提醒、告诫。“万万”在习惯上很少用于肯定句。如:主刀医生不得不含泪点头同意,但叮嘱他千万要短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