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F1404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之财务管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融资优序理论

【答案】融资优序理论认为,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投资者从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来判断企业的市场价值。通常,经理在股票价格被低估时不愿意为投资项目筹措资本而发行股票,而仅在股票价格被高估时才发行股票。因而,股票融资会被投资者视为企业经营不良的信号,投资者不愿购买该企业的股票,从而低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了避免股票定价过低的损失,企业的融资顺序应为:内部融资〉举债融资〉股票融资。

2. 期望报酬率

【答案】期望报酬率是根据未来各可能报酬率的均值来反映的。也就是说,一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就是它未来各可能报酬率的均值。

3. 股东财富最大化

【答案】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在股份公司中,股东财富由其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值两方面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实现最大化。所以,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4. 债务重组与企业重组

【答案】(1)债务重组(individualvoluntaryarrangment )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

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的方式包括:(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3)债务转为资本;(4)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5)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又称“混合重组方式”)。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债务重组日的确定原则、债务重组损益(注意与转让资产损益的界限)的确定原则。

(2)企业重组,广义的企业重组是指在一定企业制度的指导下,对企业资源的重新组合。狭义的企业重组是指企业资产的重新组合。一般来说企业重组是指企业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标,运用资产重组、负债重组和产权重组方式,优化企业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产权结构,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企业重组,根据企业改制和资本营运总战略及企业自身特点,可采取原续型企业重组模式、合并型企业重组模式和分立型企业重组模式等。

5. 周转信用协议

【答案】周转信用协议是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的一种正式的最高限额的借款协议。在协议有效期内,只要企业的借款总额未超过协议规定的最高限额,金融机构就必须满足企业提出的借款要求,对周转信用协议负法律责任,而借款企业则必须按借款限额未使用部分的一定比例向金融机构支付承诺费。

6. 补偿余额

【答案】补偿余额是金融机构要求借款企业在其存款账户上保留按实际借款额的一定比例(如10%〜20%)计算的存款余额。

二、简答题

7. 简述财务风险的类别,列举控制财务风险的基本方法。

【答案】(1)一般按照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经营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这四项财务活动分,财务风险可以相应地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①筹资风险主要是因借入资金而増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它是财务风险的启动点。

②投资风险是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无法取得期望投资报酬的可能性。在财务上要正确处理企业投资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和正确处理资金运动过程的经济关系,投资项目如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将会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它是财务风险发生的主导。

③资金回收风险,即在产品销售出去后,由于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它是财务风险的表现。

④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取得和分配而对资本价值和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它却是财务风险的最终释放。

(2)控制财务风险的基本方法:

①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具体方法主要有:一是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二是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

②面对财务风险通常采取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控制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

③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

总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

的风险控制,加强资产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8. 与存货有关的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资本成本对财务经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订货成本,是指为订购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当存货是从外部购入时,订货成本是指订购费用,如采购材料所发生的文件处理费、差旅费等;当存货由企业内部制造时,订货成本则是指安排生产各种存货的费用。订货成本对于财务经理来说,订货次数若过于频繁,则会加大存货总成本。一般需要通过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的总成本最低,即最佳订货批量。

(2)储存成本,是指存货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占有资金支付的利息费用等。对财务经理的意义如下:

①储存必要原材料和在产品,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②储备必要的产成品,有利于销售。因为顾客为节约采购成本和其他费用,一般要成批采购;另外,为了应付市场上突然到来的需求,也应适当储存一些产成品。

③适当储存原材料和产成品,便于企业组织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

④留有各种存货的保险储备,可以防止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失。

(3)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它包括资金占用费和资金筹措费用:①资金占用费。资金占用费实际上就是投资者对特定投资项目所要求的收益率,包括无风险收益率和对特定投资项目所要求的风险补偿两部分。②资金筹措费用。资金筹措费用是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正确计算资本成本对财务经理的意义如下:

①评价投资项目;

②确定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

③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尺度。

9. 简要说明资本成本率与内含报酬率的关系。

【答案】(1)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而承负的代价。企业筹资实务中,一般通过资本成本率来衡量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率是指企业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一般而言,资本成本率分为个别资本成本率、综合资本成本率和边际资本成本率。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资本成本率就是企业的必要报酬率。

(2)内含报酬率(也称为内部报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缩写为IRR )是指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内含报酬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该项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3)资本成本率与内含报酬率的关系:①资本成本率反映企业项目筹资的成本代价;内含报酬率反映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也就是说,资本成本率从成本的角度评价投资项目,而内含报酬率则从真实收益的角度分析投资项目。②内含报酬率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企业的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则采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