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魔弹论
【答案】魔弹论又称“枪弹理论”、“皮下注射理论”或“刺激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喇激一反应”论(S-R )的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的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必须产生传播者所预期的效果。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刺激一反应理论”机制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因此,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2. 新闻生产
【答案】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不仅是指事实经过采访、写作、编辑最后成为新闻作品这样一个生产流程,更深的含义是指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从而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因素包括:专业标准、法规、形势、决策者、市场和媒体的定位。
3. Facebook
【答案】Facebook 是一个创办于美国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于2004年2月4日上线,是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站。用户可以建立个人专页,添加其他用户作为朋友并交换信息,包括自动更新及即时通知对方专页。此外,用户可以加入各种群组,例如工作场所、学校、学院或其他活动。Facebook 没有官方中文名称,不同汉语地区的使用者发展出不同的译名,中国大陆的脸谱、香港的面书或面簿、台湾的脸书。Facebook 的创办人是马克·扎克伯格CMarkZuckerberg )02012年5月18日,Facebook 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FBo2013年2月美国知名科技博客网Businessinsider 根据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 的数据,列出全球最大网站前20名榜单,名列榜首的是Facebook 拥有8.367亿独立访问者。
4. 新闻书
【答案】新闻书的发行周期比手抄新闻长,但它沿用了古代印刷书籍的办法,用铅字印刷,可以大量地发行。据现有资料,最早的新闻书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发行。新闻书在市场上设摊公开发售。内容以政治、军事为卞,兼有商业行情。出版者多为印刷商,以印刷其他书本为主,附带出版自己编写的新闻书。
5. “合理想象”
【答案】“合理想象,,是指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这一术语,是在讨论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时提出来的。然而,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以己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以可能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以已知的事实去推侧可能发生的“事实”,这是逻辑推理的任务,而这种推测也只有在得到事实证明后才能成立; 用想象来写作,这是文学的创作方法,不能用在新闻上。如果“合理想象,,可以成立的话,记者就可以凭他的主观想象来写新闻,人们就无法核对事实,就很难保证新闻真实。
6. 新闻指导性
【答案】新闻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事业来说,新闻的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力法,用党的力-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
7. 新闻五要素
【答案】新闻五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五要素是构成完整新闻的基础。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间)、Where (地点)、Why (原因),都以W 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个W 。后来又有学者提出新闻六要素(SW+1H)的说法,H 即结果如何(How )o
8. 《西行漫记》
【答案】《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1937年出版的作品。记录了斯诺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在其陕北之行期间,斯诺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及领袖真实生活和精神状况的图片和报道。在已发表的报道基础上,斯诺撰写了30多万字的《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 )))一书。1938年2月,中国上海地下组织将书译成中文出版,为躲避国民党和日寇检查,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10月,《红星照耀中国》在国外正式出版。此书在国内国外市场均被销售一空。《西行漫记》奠定了斯诺在世界新闻界的地位。它被评价为“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是本世纪的新闻记者所施展的一个最了不起的绝技”,“是新闻界多年来最大的成功”。
9. 电视
【答案】电视是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1936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立电视台,同年11月2日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电视片由画面(图像)和声音两部分构成。画面包括现场景物、活动图像以及照片、图片、文字等,声音包括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等。电视节目通过演播室、控制室、中央机房和
发射机房播出,播出方式分为演播室直播、录像播放、现场直播等几种。
10.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答案】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是指新闻媒介作为反映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既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不但是一支强大的精神上、道义上的力量,而且还是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新闻媒体不但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进而形成新闻事业具有双重属性的新认识,即新闻事业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上述双重属性在当前我国新闻事业中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简答题
11.简述新闻的定义及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答案】“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内涵是概念即事物的内容,外延是概念所涉对象的范围,也即该事物的范围。
(1)新闻的定义
国内目前较为认同的还是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定义”,是对新闻的本质特征给以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对新闻的内涵和外延给以明确的划定和限制。但是这样一个“新闻定义”,却为难新闻传播界与新闻学术界长达百年。无法选出一个可以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令人满意的新闻定义。国人曾经收集到三百多个新闻定义。
(2)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新闻定义难”反映出在新闻起源与本源问题上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新闻传播特征还缺乏足够的共识。
①分类认识新闻的定义,加深对新闻本质的认识。众多的新闻定义可分为两大类:理论学派与务实学派。
a. 理论学派,主要由在新闻院校执教的教授们,或在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工作的学者们,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得出“什么是新闻”或“新闻是什么”的结论。比如德国学者埃米尔·多维法特认为,新闻是把最新现实介绍给广泛公众。又如日本学者小野秀雄十分简洁地指出,新闻就是事实的报道。这类新闻定义是理论的智慧。
b. 务实学派,由一批在新闻传播业执事的资深编辑、记者甚至报业老板与报业高层管理人士,凭借他们多年的业务经验,提出一批新闻定义。比如《纽约太阳报》的一位新闻部主管认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反映了在西方的社会价值观念下,新闻业者对新闻运作的把握。在那个社会里,奇特、怪诞才是新闻。如果撇开这种价值观念,仅取“新闻应该有点不一般的成分,,即奇异出新闻的这一层意思,也有借鉴作用。
②新闻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不同的新闻定义相互之间有借鉴意义,纵观这些新闻定义,也让人们更加认同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该定义用极其简约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四个特点:陈述事实、具有新意、报道及时、公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