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820微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辅助病毒。

【答案】辅助病毒是被拟病毒寄生的真病毒,拟病毒的复制必须依赖于辅助病毒。

2. Conidium

【答案】Conidium 即分生孢子,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形小、量大、外生的无性繁殖体,多为单细胞、色较深、不运动、抗干燥。

3. 外周免疫器官。

【答案】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 、B 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外周免疫器官主要是脾脏和淋巴结,由中枢免疫器官产生的T 、B 淋巴细胞至外周免疫器

官定居,在遇到抗原刺激后,它们就开始增殖,并进一步分化为致敏淋细胞或产生抗体的浆细胞。

4. 中枢免疫器官。

【答案】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5. 附生微生物。

【答案】附生微生物是指生活在植物地上部分表面,主要借植物外渗物质或分泌物质为营养的微生物。

6. 革兰氏染色法。

【答案】革兰氏染色法是指丹麦科学家Gram 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法。染色方法为: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显微镜下菌体呈紫色者为

7.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细菌,菌体呈红色者为细菌。

【答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一种慢病毒病,以全身免疫系统损伤为特征,

由于免疫缺陷,抗感染能力下降,以致发生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及神经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8. 变异。

【答案】变异是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和内因的作用下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即遗传型的改变。

二、简答题

9. 简述豆科植物根瘤菌保护固氮酶免遭氧毒害的机制。

【答案】豆科植物根瘤菌保护固氮酶免遭氧毒害的机制:根瘤菌侵入根毛并形成侵入线再到达根部皮层后,会刺激内皮层细胞分裂繁殖,这时根瘤菌也在皮层细胞内迅速分裂繁殖,随后分化为膨大而形状各异、不能繁殖、但有很强固氮活性的类菌体。许多类菌体被包在一层类菌体周膜中,维持着一个良好的氧、氮和营养环境。最重要的是此层膜的内外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豆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的含铁蛋白,在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两者共生时,由双方诱导合成。血红素和球蛋白两种成分由根瘤菌和植物分别合成。豆血红蛋白通过氧化态的铁离子和还原态的铁离子间的变化可发挥“缓冲剂”作用,借以使游离氧维持在低而恒定的水平上。

10.简述芽孢的耐热机制及研宄芽孢的意义。

【答案】(1)芽孢的耐热机制

芽孢的耐热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离子强度高,从而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是皮层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因而耐热。另一种学说则认为芽孢中含有营养细胞所没有的DPA-Ca , 它能使芽孢中的生物大分子形成稳定、耐热的凝胶,从而增强芽孢的耐热性。

(2)研宄芽孢的意义

①芽孢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形态指标;

②可利用芽孢保存菌种;

③分离菌种;

④是灭菌标准的重要参数。

11.试述T 细胞在机体抗传染免疫中的作用。

【答案】T 细胞是一种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小淋巴细胞,主要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包括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迟发型超敏反应,也参与抗体的形成和炎症反应等。T 细胞在一系列的分化过程中,T 细胞的表面标志及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整合。当受到抗原刺激后,T 细胞会进一步分化、增殖,以发挥其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功能。

12.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答案】当一个细菌进入机体时:

(1)首先受到生理屏障的阻挡,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2)补体激活的溶细胞作用与吞噬细胞及NK 细胞的杀灭;

(3)激活B 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抗体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及ADCC 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等;

(4)激活T 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包括CVTL 的直接杀伤及TD 分泌CK 引起的以巨噬细胞为主,包括CTL 、NK 、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聚集、细胞与CK 共同造成的免疫炎症。最终将细菌清除。

13.青霉素为何只能抑制代谢旺盛的细菌? 其抑菌机制是什么?

【答案】(1)青霉素只能抑制代谢旺盛的细菌,是因为: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肽聚精分子中肽桥的生物合成。

(2)抑菌机制是: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D-丙氨酰-D 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即:它们两者可相互竞争转肽酶的话性中心。转肽酶一旦被青霉素结合,前后2个酞聚糖间不能形成肽桥,因此合成的肽聚糖是缺乏机械强度的“次品”,由此产生了原生质体或球状体之类的细胞壁缺损细菌,在处于不利的环境时,极易裂解死亡。

14.用鲎试剂法测定内毒素的原理是什么?用此法代替家兔法有何优点?

【答案】(1)鲎试剂法的定义:

1956年,Bang 首先发现给美洲鲎注入革兰氏阴性细菌后,鲎试剂法是测定内毒素的一种方法。

会引起其全身性血液凝固而致命。1968年,Levin 和Bang 发现这一作用主要由细胞壁上的LPS 即内毒素引起。

(2)鲎试剂法的原理是:

(3)用鲎试剂法代替家兔法的优点:

用鲎试剂法检测内毒素,具有灵敏、专一、准确、简便和快速等的优点。过去用家兔试验法一般要2〜3天才能获得结果,而鲎试剂法只要1小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