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公共管理816公共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策科学“三部曲”
【答案】叶海卡·德罗尔为政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发表了被称为政策科学三部曲的著作,分析了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局限性,提出的理论与观点成为政策科学的基本范式。其中,政策科学“三部曲”是指叶海卡·德罗尔从1968年至1971年间发表的三部政策科学著作,具体为:《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政策科学进展》(1971年)。
2. 社会利益
【答案】社会利益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基于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对诸种社会要素和社会状态的共同需要所体现的利益形态。社会利益是广泛个体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具体的、独立的利益形态。其内容主要有:具有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具有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和具有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3. 事实分析
【答案】事实,简单地说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事实分析,要对社会的事物、事件、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度量与推理。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人们往往按照经验的方法,对客观现实进行一定因果关系的描述性研究。比如,人们可以真实地描述公共费用的多少以及使用情况等。由此提供给政策分析的信息,往往是描述性信息。所以事实分析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客观实际,排除一切主观干扰。
从政策分析的研究角度来看,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必须搞清楚。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客观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但在描述事实时,不论是判断、推理还是分析、综合,都离不开价值趋向的引导。同样一个客观事实,人们在观察上明显地表现出主体的价值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事实,是具有价值的事实。
4. 备择方案设计
【答案】备择方案设计是指设计供决策者用来解决政策问题、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措施或办法的行为。政策方案设计一是解决政策问题的关键性步骤,具体可以分两步走:①进行政策方案的轮廓设想:②对政策方案加以细化。
5. 垄断
【答案】垄断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力量。这主要是指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力量。市场之所以具有保证效率实现的能力,是因为它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社会将资源配置到社会成员最需要的地方,价格这一信号才能够起到正确地反映社会成员的
偏好和需求信息的作用,从而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一旦少数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价格作为反映社会成员需求信息的机制的能力也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削弱,从而使价格机制不再具有推进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的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最终是与垄断者利用其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福利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即当市场中出现垄断者时,垄断者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谋取垄断利益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6. 志愿失灵
【答案】志愿失灵是指第三部门无法有效率地配置公共商品或服务的现象。对于第三部门作为解决社会问题途径的缺陷,莱斯特. 撒拉门从第三部门作为一个志愿部门的角度将其总结为“志愿失灵”。按照该总结,“志愿失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与政府途径相比,单纯依靠第三部门一般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第三部门的这一缺陷实际上在市场失灵部分己经有比较充分的说明。与政府部门相比,第三部门主要依靠自愿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2)与政府途径不同,第三部门中所提供的志愿性服务在分布上可能具有不平衡性。志愿组织或者捐助者的偏好可能会导致第三部门所提供的志愿性服务在地域或者人群的分布上具有不平衡性。
(3)第三部门中的志愿组织很可能会受到其捐助者过多的影响,从而将违背民主原则的家长制作风带入其服务过程中。
(4)第三部门可能会山于不能吸引到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制约其服务能力。与缺乏足够资源的支持类似,志愿组织在吸引专业人才加入方面往往也存在困难。这种困难也成为制约志愿组织活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7. 模型
【答案】模型是指主体为了某种特定的认识日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创造或选择一种系统,用于代表被研究的对象。通常把模型分为实物模型与理论模型。公共政策分析所讨论的对象经常既可以是定性相似,也可以是定量相似:既可以是外在的相似,也可以是内在的相似:既可以是结构的相似,也可以是功能的相似。
8. 市场
【答案】市场是指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由买卖关系引发出来的卖方与卖方之问的关系以及买方与买方之间的关系。一般地,将市场称作第二部门。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是现代社会中私人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②它由各种正式的私人组织(企业)组成; ③市场中的私人组织(企业)提供物品(或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 ④分散决策和基于互利的自主交易是市场提供物品(或服务)的主要模式。
9. 官方决策者
【答案】官方决策者是指广义的政府,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我国,执政党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故在我国,官方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
10.投入产出法
【答案】投入产出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内容:
①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分析重要的宏观经济比例关系及产业结构等基本问题;
②制定投入产出表,反映各种产品生产投入来源和去向的一种棋盘式表格;
③构建投入产出模型,用数学形式体现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线性代数方程组。
二、简答题
11.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外部因素
①政治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着公共部门的体制,政治权威决定着行政权威,所以,国家的政治稳定,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是公共管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公共服务高效化的前提。
②经济因素。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的物质基础,公共部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要与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水平相适应。公共部门组织体系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极大地影响着公共部门绩效。
③社会因素。a. 社会团体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影响,比如各种利益集团对行政效率影响就很大; b. 社会风气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影响,党风、政风以及公众整体效率意识,都是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因素。
④地理因素。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着该地区的交通、由日政、电信等事业的发展条件,也是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重要因素。
⑤科学技术因素。在现代化的公共管理中,能否大幅度提高公共部门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情况。
(2)内部因素
①组织因素。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组织因素主要有:a 公共部门的设置; b. 职位的设置; c. 公共管理各环节
的衔接。
②人员因素。在各管理要素中,人是最为关键的。人员因素对公共部门绩效有直接影响。a. 人与事的关系。能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是衡量公共部门绩效的重要指标; b. 公共管理者素质。包括领导者的素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两个方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