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702微生物学(含实验)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诱导酶。

【答案】诱导酶是指只有当其分解底物或有关诱导物存在时才合成的调节代谢作用的酶。

2. 接合子。

【答案】接合子是指通过接合而获得新遗传性状的受体细胞。

3. 革兰氏阳性细菌。

【答案】革兰氏阳性细菌是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呈紫色的细菌。

4. 野生型菌株。

【答案】野生型菌株是指变异前的原始菌株。

5. 缺壁细菌。

【答案】缺壁细胞是指没有细胞壁或细胞壁残缺不全的细胞。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在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产生少数缺细胞壁的种类。此外,还可以用人为方法通过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细胞壁进行酶解而获得人工缺壁细胞。

6. 黄曲霉毒素。

【答案】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等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广泛分布于发霉的花生、玉米

和大米等粮食及其加工食品上。有多种衍生物,尤以:^毒性最强,可引起动物和人的肝癌等疾病。

7. 高密度发酵(培养)

【答案】高密度发酵(培养)是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上时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8. 紫膜。

【答案】紫膜是某些嗜盐菌细胞上能进行独特光合作用的紫色斑膜。由一种称细菌视紫红质得蛋白质和类脂两种成分组成,具有在无叶绿素或菌绿素条件下进行光合磷酸化以合成A TP 的功能。

9. 细胞毒T 细胞

【答案】细胞毒T 细胞,又称杀伤性T 细胞,分为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 细胞,它能杀伤带抗原的靶细胞,例如肿瘤细胞、移植细胞或受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组织细胞等。

10.Phenotype

【答案】Phenotype 即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条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具体体现。

11.新陈代谢(metabolism )。

【答案】新陈代谢(metabolism ), 简称代谢,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通常泛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总和。

12.heterotrophs

【答案】heterotrophs 即异养菌,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一类菌。

二、简答题

13.干扰素有几类?它对病毒抑制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1)干扰素的定义:

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节和控制,涉及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2)干扰素的分类有:

干扰素即白细胞干扰素、干扰素即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干扰素即免疫干扰素或型干扰素三种。

(3)干扰素的诱导过程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总的过程为:

,并进一步诱导出干扰病毒侵染人或动物细胞后,在其中复制时可产生dsRNA (双链RNA )

素RNA ,再由它转译出干扰素,同时,宿主细胞死亡。这种干扰素被分泌出来后,主要对同种细胞上的相应受体有极高的亲和性,两者结合后,可刺激该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 VP 。这些A VP 与侵染病毒的dsRNA 发生复合后,A VP 被活化。活化的A VP 可降解病毒mRNA ,从而阻止其转译出病毒蛋白,这样,病毒的増殖就受到了抑制。干扰素是脊椎动物细胞所产生的防御外来物质尤

其是防御“有害核酸”入侵的物质,它是与脊椎动物个体的免疫系统有分工的另一类免疫防御系统。

14.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每种对称又有几种特殊外形?试各举一例。

【答案】病毒的对称体制及其实例表解如下:

15.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其中的障碍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被克服的?各举例说明。

【答案】(1)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的四个重大障碍:

①显微镜的发明;②灭菌技术的运用;③纯种分离技术;④培养技术。

(2)克服方法及示例:

①17世纪荷兰商人列文虎克,他最早利用自制单式显微镜见到了微生物。

②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用曲颈瓶试验否定了“自生说”,发明了巴斯德消毒法。

③19世纪德国的科赫发明了用固体培养基纯化微生物和配置培养基的技术。

16.微生物学的发展为什么始终紧紧地围绕着人类的医、药、保健事业这个主题?它的“六大战役”是什么?

【答案】(1)原因: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宄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发掘、利用、改造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危害微生物,为人类服务进步。

(2)微生物学发展的六大战役是:

①外科消毒手术的建立;

②寻找人畜传染病的病原体;

③免疫防治法广泛应用;

④磺胺等化学治疗剂的发明;

⑤抗生素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⑥利用工程菌生产多肽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