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娱乐方式也层出不穷,可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却不因这些外在内容的丰富而富足,甚至好像更加空虚了。这种浮躁的社会氛围直接影响到正在成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近年来,各种青少年漠视生命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学校作为教育青少年的重要阵地应该对此负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让生活更加幸福,人生更加有意义。语文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科目,具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所以,从语文开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
论文对生命教育、生命化教育进行介绍,进而引出什么是生命化语文。生命化语文提倡以人为本,要求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语文的根本出发点是为学生服务,从语文的角度,关注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渴求。学校语文教育不仅仅关注的是学生目前的发展状况,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生命化语文,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本身来说,也是一种创造性地释放。教师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让自己活跃的思想和学生的思维碰撞,用真善美的人文关怀来影响学生,也产生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进而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生命化语文的实施对教师也有诸多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刻刻保持一颗童心,在心理上为孩子弯下腰来,关注每一个孩子,真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近了,生命化教育在语文中的实施才有了可能。
生命化语文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使用、课堂教学的实施,都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考虑如何才能使学生的生命更加完善,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生命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为了成全每一个人,完善每一个人的生命,让学生更加幸福地发展。也希望这些研究中一些现实可操作性的内容,能够对奋斗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