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基础(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能否举例说明圈层藕合?

【答案】(1)圈层藕合的概念

地球圈层间在物质和运动方面的祸合过程,即圈层藕合。

(2)圈层藕合举例

板块运动的威尔逊模型是解释圈层祸合的模型之一,它指出,在一个由此模型驱动的板块运动旋回中,岩石圈板块的运动是由分层发生的上地幔对流运动所驱动的。上下地幔内部的热对流各自相对独立,除了在两者的界面之间存在着能量交换外,在上下地幔之间基本没有明显的物质交换过程。地幔热柱产生于上下地幔的分界面上,形成洋底高原,推动岩石圈板块由大洋中脊处向岛弧一海沟处漂移,同时将一部分地幔物质带入到大陆和大洋板块中,从而也改变了地壳的物质组成。

2. 何谓地下水? 它有哪此类型?

【答案】(1)地下水的概念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存在于岩石和地表松散堆积物的孔隙、裂隙及溶洞中的水。(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

①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上层滞水主要是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在下渗过程中遇到不透水层的阻隔而聚集形成的。由于主要靠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因而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上层滞水分布范围小,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②潜水

潜水是指地面以下饱水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a. 埋藏深度

埋藏深度指从地面至潜水面的距离。

b. 含水层厚度

含水层厚度是潜水至下伏隔水层顶板之间的距离。

c. 潜水面

潜水面是潜水的自由表面,潜水面以上一般无隔水层存在,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可以通过包气带直接补给潜水,所以,通常潜水的补给区与潜水的分布区是一致的。

d. 潜水的基本特征

第一,潜水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自由水面,而且它处于地面以下饱水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能在重力作用下从潜水面高的地方向潜水面低的地方缓慢流动,而不承受静水压力,一般是

无压力流。

第二,潜水的埋藏深度各处差异很大,既受地形影响,也受气候影响,雨季地下水补给增加,潜水位上升,埋藏深度变浅; 干旱季节相反。

③承压水

承压水是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承压水最重要的特性是具有较大的水压力。 a. 承压水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很大关系,通常在向斜构造、构造盆地和单斜构造中有利于承压水的存在。

b. 承压水的大小取决于含水层的分布范围、厚度、补给区和补给水源的大小,以及含水层的透水性等因素。

c. 承压水含水层分布范围广大、厚度大、补给区面积大、补给水源充足,因此能获得很大的涌水量。承压水的上层隔水层妨碍含水层直接从地表获得补给,故承压水的补给与其分布区不一致。

3. 请列出相同岩浆形成的侵入岩和火山岩的对应关系。

【答案】相同岩浆形成的侵入岩和火山岩的对应关系如下:

(1)侵入岩

①侵入岩是地壳深处的熔融岩浆,指液态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②特性

以花岗岩为例,说明侵入岩的特性。花岗岩是属于酸性的岩浆岩类,Si02含量高达66}}-63。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

a. 由于是在上地壳中逐渐冷却结晶的,三种主要矿物都有较好的晶体,只是由于结晶过程的温度、压力条件和降温速率不同,矿物晶体的大小不同。

b. 由于花岗岩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存在一定范围变化,且次要(或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较大,三种主要矿物晶体的颜色有多种变化。

(2)火山岩

①火山岩是指火山爆发喷出地面的炽热气体、液体和固体再落到地面堆积起来的不同形状的小山,由于喷发时喷发出来的岩浆有气体渣、固体岩浆,温度和压力迅速下降,发生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岩浆变成了火山岩。

②物理性质

a. 无尖粒状,对水流阻力小,不易堵塞,布水布气均匀; 表面粗糙,挂膜速度快,反冲洗时微生物膜不易脱落。

b. 火山岩是天然蜂窝多孔,是菌胶团最佳的生长环境。

c. 机械强度大。

d. 密度适中,反冲洗时容易悬浮且不跑料,可以节能降耗。

4. 陆地水指哪些水? 它们有何特征?

【答案】(1)陆地水的类型

陆地水主要以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和冰川等形式存在。

(2)陆地水的特征

①河流

河流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地表凹槽内的经常性或周期性的天然水道的地表流水。 a. 河流水系

河流水系是指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形成的复杂干支流网络系统。多数河流以海洋为最后归宿,另一些河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沼泽,或因渗漏、蒸发而消失于荒漠中。

b. 河流流域

河流流域是指河流和水系获得补给的陆地面积。实际上,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河源和河口。

c. 河流分段

在河源与河口之间是河流的干流,一般可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各段在水情和河谷地貌上各有特色。

d. 河流总落差

河流总落差是指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特定河段两端的高度差则是该河段的落差。

e. 河流水位

河流水位是指河流中某一绝对基准面或测站基准面上的水面高程。基准面是量算高程的起点(零点)。绝对基准面是以某一河口的平均海平面为零点的基准面。

f. 河川径流变化

随着四季变化,一年中河流的补给状况、水位、流量等也相应发生变化。根据一年内河流水情的变化,可分为若干个水情特征时期,如汛期、平水期、枯水期或冰冻期。

g. 河流的补给

河流的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一般把河流的补给分为雨水补给、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沼水补给几种类型。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由流域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同时也与下垫面的性质和结构有关。

②湖泊湖泊是陆地上面积较大的有水洼地,是湖盆、湖水和湖中物质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湖泊的水文特征:

a. 湖水运动形式包括混合、波浪、湖流和增减水等。湖流是指湖水沿一定方向的流动;

b. 湖水的水位变化与水量平衡。

第一,当湖水收入超过支出,水量成正平衡,水位就上升; 相反,若湖水支出超过收入,水量成负平衡,水位就会下降。

第二,湖水收支的季节差异使湖水水位发生相应的季节升降。融雪补给的湖泊,春季出现最高水位; 冰川补给的湖泊,夏季出现最高水位; 雨水补给的湖泊,雨季出现最高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