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学2001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南开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国际经济学

专业:国际贸易学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原因(没有任何解释将不得分)。

(1)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之间,那么大国从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要比小国所获得的利益更显著。

(2)一般情况下,比较优势与比较成本这两个概念是等同的。

2.简要说明官方储备的几个主要作用。

3.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下,试确定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一国贸易后两个部门的要素密集度的变化。

(1)资本在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而劳动力可自由流动:

(2)资本与劳动力均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

4.什么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发生和传导的机理是怎样的?

5.有效保护率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试说明它与名义关税率之间的关系(可以举例说明)。

6.简要说明通过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一些前提条件。

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乌拉圭回合之后,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其中针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非关税壁垒尤为突出。试根据有关贸易政策理论,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

2.根据相关理论和实际情况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

答案部分

南开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国际经济学

专业:国际贸易学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原因(没有任何解释将不得分)。

(1)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之间,那么大国从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要比小国所获得的利益更显著。

答:上述的观点是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大国虽然能够影响贸易条件,但是这种影响会导致大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小国虽然只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但是最终由于自身贸易条件的改善而获益非浅。

某一个国家如果是个大国的话,它与另外一个小国进行国际贸易,向小国出口一种商品并从它那里进口另外一种商品。在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的条件下,大国向小国出口的商品由于数量巨大,自己的生产能力也很充足,小国需求量有限,这样就必然导致出口商品的价格下跌;与此同时,从小国进口的商品,则由于本国消费需求巨大,而小国的生产供给能力又较弱。这样必然带来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国的贸易条件(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由于自由贸易是处于不断恶化当中的。与之相对应,小国的贸易条件却可以不断得到改善。

当然,如果这个大国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随意制定垄断产品价格的时候,这样迫使小国不得不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垄断价格,并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所以,当前在建立国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