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大学化工学院714生物化学基础之生物化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答案】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指利用氨基酸、磷酸戊糖等简单的化合物合成核苷酸的途径。
2.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
【答案】分子伴侣是指帮助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正确折叠的特殊蛋白质。
3. 异肽键。
【答案】异肽键(isopeptide bond)是指两个氨基酸通过侧链羧基或侧链氨基形成的肽键。
4. 同工酶。
【答案】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5. 组胺(histamine )。
【答案】组胺又称组织胺,是组氨酸脱羧而成的。存在于体内的肌肉、乳腺、神经组织、肝脏和胃黏膜等。具有刺激胃黏膜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促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在创伤性休克、发炎部位和过敏组织中都有组胺存在。
6. 稀有密码子(rare codon)。
【答案】稀有密码子是指不同生物体对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同义密码子)的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密码 子。
7. 转氨基作用。
【答案】转氨基作用是指在转氨酶的催化下,将成新的氨基酸和酮酸的过程。
8.
【答案】泛素蛋白的多聚体,是标记待分解蛋白质的泛紊形式。与蛋白质连接的多聚泛素的长短是介导靶蛋白选择性降解或细胞定位的重要信号。
氨基酸和酮酸之间的氨基进行移换,形二、填空题
9. DNA 复制起始区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以及可以与特定的起始蛋白相互作用。大肠杆菌染色体DNA 复制的起始区被称为_____,含有4个_____bp的重复序列和3个_____bp的重复序列,识别该复制起始区的蛋白质是_____, 它具有_____酶活性。酵母细胞染色体DNA 复制的起始区被称为_____。
【答案】含有多个短的重复序列;富含AT 碱基对;OriC ; 9; 13; DnaA; ATPase; ARS
10.脂质按照化学组成可分为_____脂质、_____脂质和_____脂质。
【答案】单纯;复合;衍生
11.蛋白质合成的肽链延伸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步骤,在此步骤中,每延伸1个氨基酸需要消耗_____
【答案】氨酰-
这个过程包括氨酰 与核糖体结合;转肽与肽键形成;移位;2分子 与核糖体结合、转肽与肽键形成和移位三个步骤。实际上是一组循环的【解析】肽链延伸是指起始后第二个和以后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连接上去形成肽链的过程。
反应,在这三个步骤中,氨酰的结合以及移位都各需要由1分子的水解来驱动。
12.乙酰CoA 和生成_____,需要消耗_____高能磷酸键,并需要_____辅酶参加。
【答案】丙二酸单酰CoA ; 1个;生物素
13.当DNA 复制时,一条链是连续的,另一条链是不连续的,称为_____复制;复制得到的子代分子,一条连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为_____复制。
【答案】半不连续;半保留
14.根据国际系统命名法命名原则,每一种酶都有一个_____名称和一个_____名称。
【答案】系统;习惯
1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_____为模板,_____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作为合成的场所。
【答案】mRNA ; tRNA; 核糖体
16.测定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波长,一般在_____,主要由于蛋白质中存在着
_____残基侧链基团。
【答案】280nm ; Phe; Tyr; Trp
17.DNA 的合成方向为_____, RNA转录方向为_____,蛋白质合成方向为_____。 【答案】
18.DNA 复制的两大特点是_____和_____。
【答案】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
_____、_____、
三、单选题
19.下列各氨基酸中,不属于天冬氨酸族的是( )
A.Lys
B.Thr
C.Pro
D.Met
【答案】C
20.的传送是属于( )
A. 被动传送
B. 促进扩散
C. 主动传送
D. 基因转位
【答案】B
21.下列化合物除( )外均参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A.4-磷酸泛酸巯基乙胺
B. 生物素
C. 维生素
D. 辅酶A
【答案】C
22.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线粒体内膜对离子没有通透性
离子
离子 B. 线粒体内膜能由内向外通透C. 线粒体内膜能由外向内通透
D. 线粒体内膜能自由通透
【答案】A
【解析】由于生物膜的脂双层结构含有疏水区,它对被运送物质具有高度的选择通透性。一般来说,分子越小且疏水性或非极性较强,通过膜较为容易,如
分子也能迅速地经扩散通过膜,如:
葡萄糖、蔗糖)和一些离子(如苯等;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和甘油等;但对一些不带电荷的大的极性分子(如
等)却不能透过,它们的运送需借助于其它的机辅酶 离子 制来完成,如离子常常是通过协同运输来完成的。
23.DNA 的变性是指( )。
A.DNA 双螺旋结构的破坏 B. 磷酸二酯键断裂
C.DNA 双股链解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