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7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7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7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二) . 16 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7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三) . 31 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7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四) . 45 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7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五) . 58

一、名词解释

1. 借代

【答案】借代是一种曲婉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代称、代用。它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取代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五类:①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②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③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④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

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⑤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2. 偏义复词

【答案】偏义复词是指形式上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构成,而实际上仅偏用其中一个词素意义的复音词。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称为化石语素。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

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3. 受事主语

【答案】受事主语是指动作接受者的主语,即当某一动词充当谓语时,由这一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充当的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受事。主谓的语义结构是“受事+动作”。例如:羊││狼咬死了。这里的受事是广义的,涵义比一般也要宽泛一些,只要从意义上看可以认为是动作、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和对象,都是受事。

4. 连绵词

【答案】连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忐忑”; 叠韵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仿徨”; 以及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蝴蝶”。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 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连绵词中也己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5.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6.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7. 同音字

【答案】(1)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2)同音字的类型:

①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

②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8.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二、单项选择题

9. 下面各项不属于“小学”的是_____

A. 音韵

B. 文字

C. 经学

D. 训诂

【答案】C

【解析】小学,又称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话学。

10.“你的到来”是:( )

A. 体词性短语

B. 谓词性短语

C. 副词性短语

D. 主谓短语

【答案】A

【解析】“你的到来”可以作句中的主语和宾语,是体词性短语。

11.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任务属于( )。

A. 理论语言学

B. 功能语言学

C. 结构语言学

D. 普通语言学

【答案】D

【解析】A 项,理论语言学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B 项,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看做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该派重社会心理,强调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C 项,认知语言学则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D 项,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着重从理论上探讨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也称“一般语言学”。

12.“去了才知道”是( )。

A. 假设关系紧缩复句

B. 条件关系紧缩复句

C. 并列关系紧缩复句

D. 转折关系紧缩复句

【答案】B

【解析】条件复句是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条件关系分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类,有条件又分充足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类。题中句子,“去了”是“知道”的必要条件,它们之间属于条件关系。紧缩句由复句紧缩而成,没有了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结构上有些词语也被压缩掉了,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题中句子是由“只有去了才知道”压缩而来,是紧缩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