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前摄抑制
【答案】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的现象。在一个实验中,让被试识记四个无意义音节表,然后分析对每个字表的遗忘情况。结果是对第一个字表(即首先识记的)遗忘最少,第二个字表次之,第三个字表又次之,对第四个字表遗忘最多。这一结果表明,在对无意义材料的识记中,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对有意义的材料的识记,由于联系较多,较易分化,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可能较少。
2. 语言理解
【答案】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理解语言一般分为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知觉阶段、解析阶段和应用阶段。知觉阶段是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语言刺激,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的加工。解析阶段是将语言材料中的单词转化为它们所代表的意义,这是语言理解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语言理解还表现在对言语刺激作出某种特定的反应,这是语言理解的应用阶段。正确的应用表明着理解,而错误的应用说明理解得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理解语言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造意义的过程。语言接受者在头脑中想象语言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示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依赖于人们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3. 依恋
【答案】依恋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一般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型、逃避型和矛盾型。依恋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期。
4.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答案】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是脑内神经信号传递的一种主要形式。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分子受体(另一种化
,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某些离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学物质)
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
5. 心理
【答案】心理是个体一切精神活动的总称。与物质相对,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现象,以及从潜意识到意识的具有不同程度觉知的各种心理现象。人类心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一般包括个体心理、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的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客观事
,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和情物作用十人(主要是人脑)
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知情意”。认识、情感或意志这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在一起的。
6. 动机
【答案】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指引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有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动机由内驱力和秀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7. 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具体运算阶段指皮亚杰心理认知发展理论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儿童在该阶段里,智力发展上最大的收获是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皮亚杰设计了不同的守恒任务,如数量守恒、液体守恒、体积守恒和物质守恒等,每一种守恒任务都包含着同样的三个步骤,以数量守恒为例来看这三个步骤:①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一样多的扣子,它们的排列方式也完全一样; ②改变第二排扣子的排列方式,使其中每个扣子间的空间距离变大,但所含的扣子数量未变; ③问儿童,现在这两排扣子是否具有相同的数量?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8. 意识
【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止的监控。
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1)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如:你发现刚刚打扫干净的教室,听到动听的音乐等。同样,人也能感觉到某些内部的状态,如:疲劳、焦虑等等。(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即,意识不只是对信息被动的觉察和感知,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人的意识是由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活动是在意识的指导下有明
确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意识可以觉察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注意与意识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题
9. 下图为大脑半球分区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分别代表的是( )。
A. 额叶 顶叶 枕叶 颞叶
B. 枕叶 额叶 颞叶 顶叶
C. 顶叶 颞叶 枕叶 额叶
D. 颞叶 顶叶 额叶 枕叶
【答案】A
10.“问之不答,推之不动、呼之不应”,这种状况是患者的一种〔 )。
A. 蜡样屈曲
B. 违拗症
C. 精神运动性阻滞
D. 情感低落。
【答案】C
【解析】精神运动性阻滞是指精神活动的普遍型减弱或压抑,随意动作受到削弱或丧失,意志行动与随意行为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因此,患者的言语和运动行为会受到抑制,导致长期僵立、僵坐、僵卧,既不主动说话也不回答问题,对外界刺激没有动作反应,不主动进食和大小便。真正的木僵状态有人形容为“问之不答,推之不动,呼之不应”。
11.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A.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 师生互动策略
C. 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 合作学习策略
【答案】A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