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813人文地理学之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旅游业
【答案】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二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3种类型:①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②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③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2. 施吕特尔
【答案】德国地理学家,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认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论述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方法论原理上来。著有《人类地理学的目的》、《早期中欧聚落区域》等。在研究方法上,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景观。先区别出原始景观一一在经过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存在的景观,然后探索原始景观转变成文化景观,即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景观的变化过程。施氏在使地理学走向科学化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3. 城市地域结构
【答案】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己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4. 杜能圈
【答案】杜能圈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杜能认为,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
5. 城市规划
【答案】城市规划是指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做的未来空间的安排。它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前提; 它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6. 同城效应
【答案】同城效应是指对在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发生重要的作用和联动效应。同城效应,意思与”同城化”相近,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局势下城市间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必然产物。
7. 可能论
【答案】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小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该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8. 地理人种
【答案】地理人种是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它是以洲为单位而划分的人种,是相当于对洲的范围自然环境长期而连续地适应所产生的结果,但其分布范围实际上与各大洲的界线并不完全重合。地理人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9. 等级规模法则
【答案】等级规模法则是指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每一规模等级城市数与其上一规模等级城市数相除的商(K 值)来表示,形成城市规模等级法则。
10.资源问题
【答案】资源问题是指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而产生的影响资源质量的一系列问题。同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一样,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二、简答题
11.简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答案】(1)城市体系的概念
城市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做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2)基本特征
①整体性
城市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②等级性或层次性
城市体系系统是由逐级子系统组成。城市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成许多等级,如全国性的城市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再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的体系。
③有序性
城市体系是经过自组织演化形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内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具有一定的内在秩序。
④动态性
城市体系小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
⑤开放性
城市体系既不是一种封闭系统,更不是一种孤立系统,它们每时每刻都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将城市体系与环境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12.点轴式空间结构模式的主要内涵。
【答案】(1)点轴式空间结构的内涵
点轴式空间结构指区域中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点轴式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
①区域发展的初期
虽然出现了增长极,但是也还存在其它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
a. 增长极需要从周围的点就近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客观上就释放了这些点所蕴藏的经济增长潜力,使它们在向增长极提供资源和要素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收益
b. 增长极在开发周围市场时也给周围的点输送了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相应的生产技术,带去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这样,就提高了它们的发展能力,刺激了它们的发展欲望,同时,也给了它们发展的机会
c. 伴随着经济联系的增强,增长极与周围点的社会联系也会密切起来,结果,就会带动和促进这些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