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南大学药学院801生物化学(含实验)[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糖的变旋性。
【答案】糖的变旋性是由开链结构与环状结构在形成平衡体系过程中的比旋光度变化所引起的。在溶液中 葡萄糖可转变为开链式结构,再由开链式结构转变为葡萄糖;同样葡萄糖也转变为开链式结构,再转变为葡萄糖。经过一段时间后,三种异构体达到平衡,形成一个互变异构平衡体系,其比旋光度亦不再改变。
2. Tollen 试验
【答案】Tollen 试验是指戊糖经浓盐酸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作用生成樱桃红色物质的一种鉴定戊糖的方法。
3. 蛋白质四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亚基聚合成大分子蛋白质的方式。维系四级结构的力有疏水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
4. (肝葡萄糖激酶)。 【答案】(肝葡萄糖激酶)是指定位于肝脏中的催化葡萄糖接受末端磷酸、生成6-磷酸葡萄糖的一类己糖激酶同功酶。该酶专一性作用于葡萄糖,基本不以其他己糖为底物;该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低于肝外组织的己糖激酶,但不受6-磷酸葡萄糖的反馈抑制。其生理意义在于分解进食后的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
5. 染色质(chromatin )与染色体(chromosome )。
【答案】染色质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间期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染色质中含有作为骨架的完整的双链DNA ,以及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的RNA 。
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和精细包装形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简而言之,染色体是一个大的单一的双链DNA 分子与相关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DNA 中含有许多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因。
6. 血脂。
【答案】血脂是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的统称。组成血脂的脂质包括三酰甘油及少量二酰甘油和单酰甘油,磷脂主要是卵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血脂并非以游离态存在,而常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可以分为乳糜微粒
脂蛋白 极高密度脂蛋白
第 2 页,共 26 页 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
7. DNA 聚合酶(DNA polymerase)。
【答案】DNA 聚合酶是指以DNA 为模板,催化核苷酸残基加到已存在的聚核苷酸
某些DNA 聚合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可用来校正新合成的核苷酸的序列。
8. 类脂。
【答案】类脂是指除脂肪以外的其他脂类,包括磷脂类、固醇类等。
二、判断题
9. 密码子从5' 至3’读码,而反密码子则从3' 至5' 读码。( )
【答案】错
10.水溶性维生素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得,而脂溶性维生素则可以在体内大量储存, 供人体几个月使用。( )
【答案】错。
【解析】人类所需维生素广泛存在于食物中,除了营养不良、饮食单调或食物保存不当可造成维生素缺乏外,某些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也可能引起维生素不足或缺乏,因此不论是水溶性维生素还是脂溶性维生素,都必须每 天从食物中获得,不能在体内大量储存。
11.很多转氨酶以酮戊二酸为氨基受体,而对氨基的供体并无严格的专一性。( )
【答案】对
12.变性后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也发生改变。( )
【答案】错。
【解析】蛋白质变性一般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没有化学键的产生,因此无原子的増加或减少,相对分子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只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发生二硫键的断裂的蛋白质变性才会导致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二是蛋白质为多亚基,变性后亚基解离。
13.ATP 是生物体能量储存和利用的形式。( )
【答案】错
14.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种途径。( )
【答案】对
15.己糖激酶的作用底物是葡萄糖和
【答案】错
16.复制、转录、重组、损伤修复和翻译都是依赖于特定的碱基对( ) 属于合成酶类。( )
【答案】错
第 3 页,共 26 页
17.具有对底物分子切割功能的都是蛋白质。( )
【答案】错
【解析】已经发现一些RNA 具有催化能力,可以催化自我拼接等反应
18.某一种蛋白质在为5.0时向阴极移动,则其小于5.0。( )
【答案】错
【解析】若该蛋白质的等电点小于5.0, 贝U 溶液
大于蛋白质主要以负离子形式
小于蛋白质主要以存在,电泳时向阳极移动。只有当该蛋白质的
正离子形式存在,电泳时向阴极移动。
大于5.0时,则溶液三、问答题
19.—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发生了一个碱基的突变,那么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在结构、功能上可能发生哪些改变?
【答案】(1)基因的编码产物中可能有一氨基酸发生改变,突变成另外一种氨基酸;(2)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虽然碱基改变,但基因的编码产物可能不变;(3)基因的编码产物可能变短,即突变成终止密码子而终止翻译。
20.为何耐热性的DNA 聚合酶在聚合酶链反应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答案】聚合酶链反应的步骤需要使用较高的温度,使用耐热的RNA 聚合酶可以避免每一轮扩增时都补充新的聚合酶。如果聚合酶不耐热,补充新酶将是不可避免的。
21.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三者的异同。
【答案】(1)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底物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形成高能磷酸酯键,后者在酶的作用下将能量转给ADP ,生成ATP 。
(2)氧化磷酸化是指与生物氧化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所含的化学能。
(3)光合磷酸化是指与光合作用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22.由P.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证据支持化学渗透学说?
【答案】(1)P.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电子沿着呼吸链传递的时候,释放出自由能转变为跨膜(跨线粒体内膜或细菌质膜)的质子梯度。当质子通过
到线粒体基质或细菌细胞质的时候,A TP 被合成了。
第 4 页,共 26 页 合酶回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