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707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日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 日标评价模式

B.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 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 差距评价模式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考查。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课程评价观强调的是行为目标模式,其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可判断教学效果。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一定的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又叫做CIPP 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旨在提示计划的标准与实际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改进课程计划的依据。

2. 维新运动时期,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废除八股取士之后,另外设了什么特科? ( )

A. 法律

B. 经济

C. 政治

D. 数学

【答案】B

3. 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包括经验的情境的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和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以及方法的运用和检验。他把这种思维称作( )。

A. 反省思维

B. 情境思维

C. 逻辑思维

D ,形象思维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杜威教育思想和“思维五步法”的理解掌握程度。杜威的“思

维五步法”包括经验情境的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和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方法的运用和检验。其实,“思维五步法”是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持续不断的思考,从而求得一个新情境,解决困难、解答问题,杜威将这种思维称为反省思维。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批判教育学

D. 科学教育学

【答案】A

【解析】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随后众多的教育学家加以发展。实验教育学家认为,应该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狄尔泰和斯普朗格等;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和厄布迪尔等人。

5. 京师同文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了( )

A. 导师制

B. 个别讲授制

C. 班级授课制

D. 导生制

【答案】C

6. 韩愈所说的性三品中,( )的人不适合于接受教育。

A. 上品

B. 中品

C. 下品

D. 次品

【答案】C

7. 西周国学,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 )

A. 明堂

B. 国子监

C. 乡校

D. 伴宫

【答案】D

8.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

A. 程序教学模式

B. 发现教学模式

C.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的考查。掌握教学模式是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创立的,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是根据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设计的教学模式,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并且通过小步骤进行,呈现明显反应,及时反馈和自定步调学习来达到目的。发现教学模式是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认为通过让学生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和改造,使学生智力获得发展,通过创立问题情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应用假设解决问题来达成目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根据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该理论否定了“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管送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所以叫做非指导性学习。

9. 根据体谅模式,下述教例中对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是( )。

教师:如果你同别人说话时,一个你认识的人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

学生甲: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

学生乙:让他加入我们的谈话,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生丙:告诉老帅,老师会批评他。

学生丁: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进来,就一起聊好了。

学生戊:也许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变话题,就别当着他的面说这个话题了。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丁和戊

【答案】D

【解析】体谅模式也称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英国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创立的。按照麦克费尔的观点,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