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876新闻传播实务[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抓新成就

【答案】抓新成就,是指抓各行各业的新成就,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采访报道新成就的目的,在于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宣传党的正确领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科学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宣传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宣传我国国力的增强,以教育鼓舞全国人民,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2.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即隐蔽采访,又称“暗访’夕,是指记者隐藏真实身份与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手段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己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3. 参与性观察

【答案】参与性观察,又称参加性非匿名观察,是指记者既亮明身份,又参与采访对象的一些活动,同时,又随时随地观察现场的情景。这种观察能使记者全身心投入采访,体验到现场的气氛,获取切身的感受,能加深记者对于被观察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能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采用这种力一式应避免记者带有过强主观性,产生一定偏见。

4. 内参

【答案】内参,就是内部参考。在我国,新闻内参特指新闻媒体向各级党政机关专门呈送的一种新闻报道,是新闻的一种特殊形式。与普通的新闻不同的,新闻内参是一种小进行公开发布的报道。目前,我们所说的“内参”通常即指新闻内参。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而新闻内参的作用更接近于党和人民的“耳目”。在有关领导批示允许公开前,内参的内容必须进行严格保密。

新闻内参的采集者为国内各新闻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其中以各党报、党刊和通讯社的采编人员为主。他们在采集到某些新闻信息后,经斟酌认为,事实本身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或巫待进行解决,需要领导同志引起重视,但不适宜进行公开报道的,则以内参的形式呈送给各级党政机关,供有关领导参考。新闻内参呈送的对象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通常,媒体会根据自身的级别来选择内参呈送的对象。

5. 道德

【答案】道德通常是指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用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解释是:“从质的规定性来看,所谓道德,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部分。职业道德亦称行业道德。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随着社会的分工和生产劳动内部的分工而产生出现的,是随着这种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6. 观察力

【答案】观察力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的敏感、捕捉和分辨的能力,而不仅是指记者的眼力、目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者善于从一般的现象中捕捉到不一般的东西,更善于透过各种表象,甚至是假象,把握住事物的底细和本质。

7. 新闻发布会

【答案】新闻发布会(NewsReleaseConference ),是各种机构向新闻界发布新闻或介绍情况的一种方式。由各单位新闻发言人主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我国的政府机关和团体,从1983年开始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首先发言,然后回答记者提问。遇有重要外宾访问或举行大型国际会议,接待或举办单位以及有关国家驻所在国的使馆也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会谈内容或会议情况。

8. 闭合式提问

【答案】闭合式提问即向采访对象提出封闭性问题。闭合式提问的答案有唯一性,范围较小,有限制等特点,提问时,给对方一个框架,让对方在可选的几个答案中进行选择。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回答者按照指定的思路去回答问题,而不至于跑题。因此,有人也称之为限制性提问。封闭性问题是与开放性问题相对的两种问题形式。所谓开放性问题,其限定面较宽,给对象作答以一定的伸缩余地和灵活性。封闭性问题一般较尖锐、紧凑,适用于深挖某些问题,获取具体材料,以及纠正某些事实和看法,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访问气氛。开放性问题一般较缓和、自然,适用于创造和谐的气氛和获取概括性的材料,但容易使谈话松散、空泛。提问时,只有把这两类间题妥善地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9. 专业记者

【答案】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一般是以两种形式出现的,一种是专门的记者,一种是编采合一的记者。新闻单位之所以设这样那样的专业记者,一是为了使各个领域的采访报道都有专人负责,二是有利于记者积累和掌握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培养记者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专家。

10.新闻采访学

【答案】新闻采访学是指研究新闻采访、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和记者采访规律的科学,是新闻学中新闻业务的一个分支。新闻采访学是新闻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更偏重于应用。它是记者采访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总结与概括,又是指导记者更好地从事新闻采访实践的武器。

11.新闻价值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人情味、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磺。

12.正确的政治观点

【答案】正确的政治观点,是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观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观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要体现在各种具体问题上。在处理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政治与军事等等各种关系时,既要反对脱离政治的倾向,又要防止空喊政治口号、用政治代替一切的倾向。

二、简答题

13.记者的工作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从采访活动的本体看,记者的工作主要是采访工作。因此,新闻采访活动的特性,也可以说就是记者工作的特点。从采访活动主体的职业角色这一层面来看,记者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引人注目,社会影响力大

革命先驱李大钊说得好:“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记者每天都在记载着历史的最新一页,每天都在追踪着时代行进的脚步声。记者们采写的新闻,在报纸上刊登出来,会影响着千千万万的读者。在广播或者电视的新闻节目中传播时,天天都有数以万计乃至数以亿计的听众、观众在听、在看记者们报告的新闻。

(2)社会接触面广,工作“变幻无穷”

记者站在时代的前沿,像触须一样,接触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 像雷达一样,搜寻各种信息来源; 像晴雨表一样,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化。世上的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等,都是记者所要接触和报道的对象。同时,记者工作又是一项富有创意性的社会活动,不仅每次采访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工作目标与结果都不一样,就是在一次采访活动中,选题的确定、采访过程的设计与安排,都需要记者精心谋划,不断“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