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871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集体决策

【答案】集体决策又称群体决策,是指多个人一起做出的决策。它是相对于个人决策而言的。当然,在这种决策集体中,也有一个组织负责人,但他不是最高的决策者,他只是决策小组的组织者而己。集体决策的优点有:①能更大范围地汇总信息; ②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 ③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④能更友好地沟通; ⑤能做出更好的决策等。集体决策的不足表现在:①决策的时间比较长; ②决策无明确的负责人,容易造成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局面。集体决策的方法有:①德尔菲法:②名义集体决策法:③头脑风暴法:④电子会议法。

2. 同期控制

【答案】同期控制又称现场控制,是一种同步的、适时的控制,即通过对计划执行过程的直接检查和监督,随时检查和纠正实际与计划的偏差。其优点是: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偏差,就马上予以纠正,保证本次活动尽可能的少发生偏差,改进本次而非下一次活动的质量。其缺点是: ①同期控制的效率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等的制约,不可能都采取同期控制;

②同期控制的应用范围较窄。对生产工作容易进行同期控制,而对那些问题难以辨别、成果难以衡量的工作,如科研、管理工作等,几乎无法进行现场控制;

③同期控制容易在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心理卜的对立,容易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答案】MBO 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目标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全体人员能够亲自参加制定目标,并且围绕工作目标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工作中实施“自我控制”,努力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其基本内容是结合形势和市场的需求及企业自身的条件,分别制定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和各部门以至个人的工作目标,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完整的口标体系,从而把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和企业的总目标紧密的结合起来。然后以目标作为授权和分配资源的依据,促使每个部门和职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的全面完成各自目标所规定的任务。目标管理包括四个要素:确定目标、参与决策、明确期限和绩效反馈。

4. 管理幅度

【答案】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管理的下属的人数。确定管理幅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随机制宜,即依据所处的条件而定。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①管理者和下属人员的技能和能力。下属人员的训练程度越高,经验越丰富; 管理者就可以保持较大的管理幅度;

②所要完成的工作的特性。工作需要员工发挥创新性能力越强,则管理幅度越小; ③任务的相似性。其相似性越高,则管理幅度可加大; ④任务的复杂性。其复杂性越小,则管理幅度越大; ⑤下属工作地点的相近性。工作地点的相近性越大,则管理幅度越大; ⑥使用标准程序的程度。标准化程度越高,则管理幅度越大; ⑦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 ⑧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⑨管理者偏好的管理风格等。

二、简答题

5. 选择价值标准要注意什么?

【答案】选择价值标准要注意:

(1)组织价值标准要正确、明晰、科学,具有鲜明特点。

(2)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要体现组织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

(3)要切实调查本组织员工的认可程度和接纳程度,使之与本组织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和谐,过高或过低的标准都很难奏效。

(4)选择组织价值观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精神,认真听取群众的各种意见,并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审慎地筛选出既符合本组织特点又反映员工心态的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模式。

6. 如何从费德勒模型理解领导权变理论?

【答案】费德勒提出了有关领导的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

(1)费德勒模型

①费德勒的权变模型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其一是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者风格; 其_是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

②该模型基于这样的前提假设:在不同类型的情境中,总有某种领导风格最为有效。

③该模型的关键:首先界定领导风格以及不同的情境类型,然后建立领导风格与情境的恰当组合。

(2)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他进一步指出个体风格属于两类之一:任务取向或关系取向。

①评估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

为了测量领导者的风格,费德勒开发了最难共事者问卷。这一问卷包括18组对照形容词,例如快乐一不快乐、冷漠一热心、枯燥一有趣、友爱一不友爱。费德勒让作答者回想一下自己共过事的所有同事,并找出一个最难共事者,在18组形容词中按1~8级8代表积极一端,1指向消极一端)对其进行评估。费德勒相信,在LPC 问卷的回答基础上,可以判断出人们最基本的领导风格。 ②费德勒的基本观点:

a. 费德勒相信如果领导者能以相对积极的词汇来描述最难共事者(换句话说,LPC 得分为64分或以上),说明回答者乐于与同事形成友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你对最难共事的同事用一些较为接纳和喜欢的词来描述,那么你属于关系取向型。

b. 如果你对最难共事者都用贬义词描述(LPC 得分为57分或以下),你的领导风格可能以关心生

产为主,也就是说,你是任务取向型。

c. 费德勒承认有一小部分人介于二者之间,因而很难勾勒出这些人的人格特点。

d. 费德勒认为一个人的领导风格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关系型领导者,你永远如此; 任务型领导者也是同样。

③用LPC 问卷评估了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之后,接下来需要评估情境,并将领导者与情境进行匹配。费德勒的研究揭示了确定情境因素的三项权变维度,它们是:

a. 领导者一成员关系:领导者对下属信任、信赖和尊重的程度。评价为好或差。

b. 任务结构:工作任务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程度。评价为高或低。

c. 职位权力:领导者运用权力活动(诸如雇用、解雇、处分、晋升和加薪)施加影响的程度。评价为强或弱。

费德勒根据这三项权变变量对每一种领导情境进行评估。把三项变量汇总起来得到八种可能的情境,每个领导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在的情境。其中I , II 和III 类情境对领导者非常有利; IV .V 与VI 类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对领导者有利; VII 与VIII 情境对领导者十分不利。

描述了领导者变量和情境变量之后,费德勒开始定义领导效果的具体权变情况。通过试验得出结论: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的情境下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下效果更好。(见下图上半部分,纵轴代表工作业绩,横轴代表情景状况)关系取向的领导者则在中间情境下效果更好。 费德勒模型的发现

(3)提高领导者的有效性实际上只有两条途径:①可以选择领导者以适应情境。例如,如果群体所处的情境被评估为十分不利,而目前又是一个关系取向的领导者进行领导,那么替换成一个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则能提高群体绩效; ②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这可以通过重新建构任务或提高/降低领导者可控制的权力(如加薪、晋职和处分活动)来实现。

费德勒模型提供了充分的研究证据,表明有效的领导风格需要反映情境因素。

三、案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