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850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长期菲利普斯曲

【答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此时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货币主义者)提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胀率不太高,工人没有形成通胀预期的话,那么,通胀与失业确实会有替代关系,但物价变动和就业变动(从而失业率变动)的替代关系只会是短期内存在。

随着时间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于是,用通胀换取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就没有效果,政府如果要降低失业率,就必须采取超过预期的通胀率的政策,使工资增长再次滞后于物价上涨,使厂商因实际工资下降而愿增雇工人,这样,更高的通胀率与失业率产生一定交替关系,这在菲利普斯曲线图形上表现为曲线向右上移动。

这样的过程不断继续下去,即工人不断形成新的通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移动,最终演变成1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它之所以叫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于它表示,在长期内,失业与通胀间不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这种替代关系只存在于短期。

2. 乘数效应

【答案】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效应考察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或税收等变动一定量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乘数效应的理论支撑源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沦》中的收入乘数原理。乘数效应可用图来表示。

图 乘数效应

图中,c+i表w 原来的总支出线,表T 新的总支出线,原来的均衡收入为,新的均衡收入为y 。可以看出,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收入若干倍的增加。实际上,总需求的任何变动,如

消费的变动、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税收的变动以及净出口的变动等,都会引起收入若干倍变动。

乘数效应不考虑货币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如果考虑货币因素的影响,收入增加会使利率上升,

从而投资减少,这又使收入减少,因此最终的收入增加幅度小于不考虑货币因素时收入增加幅度。

3. 货币中性

【答案】货币中性是指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产品市场原有均衡状态和国民收入的结构,仅引起产品市场各种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

当货币是中性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市场在新的供求均衡点上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改变只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不影响实际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此时,货币只是一种面纱,货币经济类似于物物交易经济。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规则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 并认为只有对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才可以提高实际经济水平。

4. 功能财政

【答案】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和收入。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的,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求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性政策。反之亦然。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二、选择题

5. 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滞胀,滞胀是指( )。

A 实际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同时提高

B. 实际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同时降低

C.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总产出和就业率的降低

D. 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伴随着实际总产出和就业率的增加

【答案】C

【解析】滞涨是指经济停滞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经济现象,其表现为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总产出和就业率的降低。

6. 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政策,并配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放松信贷,增加货币供应。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 )。

A.LM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IS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A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AD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D

【解析】货币供应量增加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货币供应量 增加也会使乙M 曲线右移,但不影响IS 曲线的位置。

7. 如果投资暂时增加15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9,那么收入水平将增加( )。

A.1900亿元,并保持在这一水平

B.1500亿元,之后又回到最初水平

C.1500亿元,并保持在这一水平

D.300亿元,最后又回到原有水平

【答案】C

【解析】

投资乘数为,所以收入增加(亿元)。

8. 假设己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则减税会导致( )。

A. 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上升

B. 价格水平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变

C. 实际产出上升,而价格水平不变

D. 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不变

【答案】B

【解析】减税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刺激总需求上升,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但是由于总供 给曲线为垂线,因此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并不能带来实际产出的增加,反而会促使价格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

9. 社会技术进步导致部分人不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属于( )。

A. 自愿性失仲

B. 结构性失业

C. 需求不足的失业

D. 摩擦性失业

【答案】B

【解析】结构性失业是因为产业结构的兴衰转移而导致的失业,其特点是,经济中既有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