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6年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 2
2016年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 .... 9
2016年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 .. 17
2016年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 .. 27
2016年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 .. 36
一、名词解释
1. 区域性因子
【答案】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
2. 中心性
【答案】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它是指中心地为其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3. 《货殖列传》
【答案】《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4. 世界经济多极化
【答案】世界经济多极化指在国际经济中,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升,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崛起。从而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5. 辨析经济地域综合体和经济区
【答案】(1)经济地域综合体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经济意义在于,能够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与协作,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 通过完善生产体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
然环境; 各经济和社会组织共同利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社会公共投资,获得外部经济效益。
(2)经济区
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6. 区位主体
【答案】区位主体是指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7.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答案】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有关要素禀赋的论点。它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
8. 行为主义分析
【答案】行为主义分析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二、简答题
9. 比较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差异?
【答案】(1)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含义的差异
①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并在区域产业系统中处支配地位的产业。
②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2)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功能的差异
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品中所占比重却较小,与其他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备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10.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
①国际化是经济活动跨越国界的扩张,反映了国家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的扩大; 全球化不仅包含经济活动的空间扩张,而且更重要的是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功能联合,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组织本质上的变化。
②国际化表示了地理范围的扩大,但联合强度却很低; 全球化既包括地理空间的扩大,同时更重要的还包括联合强度的增加。
(2)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联系
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发展和延伸到全球范围,是全球范围的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阶段,是经济国际化发展到新的高度的表现,也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都是反映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过程,二者均是指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一种客观状态。
11.试述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实践应用。
【答案】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实践应用:
(1)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
(2)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3)关于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
(4)关于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等方面的研究;
(5)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
①服务业的最佳区位模型是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心地理论认为,每个企业
都需要一个市场门槛来维持它的生存,根据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等级,企业有不同的门槛和范围。
②对于一些大企业(如制造业、金融和保险)的管理部门,总部和分部都以与城市的等级序列相对应而布局。中心地理论也完全适用于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
③城市内部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同样具有上述特征,一般在中心城区集聚着一些大企业的总部和高级行政管理部门,而在核心区的周边地区分店、营业所和具体办公部门分部则较多。
12.简述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信息流信息流是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它的流量与人口数量、密度,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
信息和邮件的传输是通过克服空间阻力实现的,自然地理环境对邮电网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3)邮电通信技术
邮电通信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该产业的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国家的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
(4)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产业政策(如对邮电通信业的准入政策)以及区域行政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邮电通信业布局产生影响。在邮电通讯业全球化发展中,除了经济发展及轨迹联系加剧所带来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之外,国家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在一些国家,邮电通信属于比较敏感的部门,对外国公司的开放持谨慎的态度。
13.试述经济全球化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案】经济全球化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1)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
①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愈来愈高。
②科学技术具有很大的空间可传播性、流动性,科学技术所创造的财富具有全人类共享的特点。
③科技发展还将不断改进货物运输工具和信息传输交流工具,为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信息交流和经济合作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