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01703经济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距离
【答案】经济距离是指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大小。
2. 门槛人口
【答案】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门槛人口是指被供给的人口,是人口数量的概念。
3. 相对成木学说
【答案】相对成本学说是成本学说的一种,该学说认为如果有两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大有利的程度不同; 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大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相互获得利益。
4. 区位指向
【答案】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经济活动各要素在区域内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经济活动对各要素的依赖强弱不同,因而产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从而使其它的经济活动、各要素向这一区位集中,导致区域空间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5. 扩散效应
【答案】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6. 行为主义分析
【答案】行为主义分析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7. 关联产业
【答案】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把关联产业分成前向联系产业、后
向联系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
8. 等级扩散
【答案】等级扩散是指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这种扩散过程并不一定(多数情况下完全不是)按地理邻近性,而是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的。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库兹涅茨法则?
【答案】库兹涅茨在配第一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新的认识,因而被后人称之为库兹涅茨法则。基本内容如下:
(1)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2)工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它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服务部门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10.试述产品周期理论、折中理论的基本内涵。
【答案】(1)产品周期论的基本内涵
由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二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
①新产品阶段
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的都市中心。
②成熟产品阶段,
长期生产成为可能。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③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折中理论的基本内涵
英国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按照邓宁的观
点,这三种优势对于解释跨国投资均具有重要意义。
①企业的所有权优势
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企业来说,跨国投资企业应该拥有服务特定市场的净所有权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拥有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
②内部化优势
假若己经满足所有权优势条件,那么拥有以上优势的企业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 比起把它们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来说,自己利用这些优势更加有利。
b. 这些利益可通过现有的价值链或者建立新的生产经营机构实现。这种通过公司内部交易而获取的优势,被称为内部化优势。
③区位优势假若已经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拥有这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利益考虑,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生产要素投入相结合,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要素优势。
11.什么是霍夫曼定理?
【答案】该定理是霍夫曼在1931年提出的。它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
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
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第一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12.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缺陷。
【答案】(1)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①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a.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b. 杜能理论说明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c. 在距离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
②经济学上的意义:
a.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这对之后的经济学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b.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2)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