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46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答案】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上升,会导致人均资本的上升,而人均收入是人均资本的增函数,因而储蓄率上升会增加人均产量,直到经济达到新的均衡为止。储蓄率下降的结果则反之。
另一方面,稳态意味着:
所以,储蓄率的变动不能影响到稳态的增长率,从这点上说,储蓄率的变动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
在图中,经济最初位于C 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们想增加储蓄,这使储蓄曲线上移至s'f (k )的位置,这时新的稳态为' 。比较C 点和C' 点可知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
图 储蓄率增加的影响
新古典增长理论在这里得到的结论是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因为这一增长率
,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 是独立于储蓄率的)
2. 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答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虽由出售产品的企业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虽然不购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产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
法计得的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GDP 相一致,必须把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
3. 分析研究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有什么意义?
【答案】分析研究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主要是为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1)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例如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时,如果
,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在LM 曲线比较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每上升一定幅
,则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在IS 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
就大,从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较小,反之亦然。可见,通过分析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 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从而支出乘数较大,而边际税率较小也会使支出乘数
,较大)以及使LM 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如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为敏,都是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的因素。 感)
(2)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例如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时,如果
,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在LM 曲线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下降一定幅度会使
,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反之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在IS 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
亦然。可见,通过分析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以及‘已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 曲线斜率较小以及使LM 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
4.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圣比率的高低?
【答案】(1)对于什么是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通常可简单地认为,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这时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因此自然失业率又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
(2)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即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下作的能力和愿望、现有下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任何把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以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
①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②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愿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 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③技术进步因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的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出来。
④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到自然失业率的变化。
⑤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来与之适应与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大结构性失业。
5. 在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有哪两种不同意见?
【答案】在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主张采用政策来稳定经济,但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反对干预经济,主张经济自由。
(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私人企业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特性,因此需要政府来稳定经济,并且认为政府能够做到这一点。按照他们的观点,通过实施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从而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2)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外生因素的干扰,社会经济本身会适应这些干扰,市场会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提供良好的解决办法。他们认为,政府干预政策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无效,反而还能带来一些坏处。
二、计算题
6. 假定:(1)消费函数c=50+0.8y(y 为收入),投资函数i=100-5r(r 为利率); (2)消费函数C=50+0.8y投资函数i=100-10r; (3)消费函数C=50+0.75y,投资函数i=100-10r。
A. 求(1)(2)(3)的IS 曲线;
B. 比较(1)和(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 曲线斜率发生的变化。
C. 比较(2)和(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 曲线斜率发生的变化。
【答案】A. 根据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公式y=c+i,可得IS 曲线分别为:
(1)中的IS 曲线为r=30-0.04y;
(2)中的IS 曲线为r=15-0.02y;
(3)中的IS 曲线为r=15-0.025y。
B. 比较(1)和(2),当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由0.04变为0.02,IS 曲线更加平坦,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国民收入也对利率更加敏感,即利率的一点变动将引起均衡收入y 很大幅度的变动。
C. 比较(2)和(3),当边际消费倾向变小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由0.02变为0.025,IS 曲线更加陡峭,说明IS 曲线的斜率与边际消费倾向成反比。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较小,意味着
支出乘数较小,从而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会以较小幅度变动,因而IS 曲线就较陡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