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30经济学原理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浮动汇率制
【答案】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其中,前者是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 后者是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十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不通过外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求,而任凭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动而变动。这意味着:
(1)本币的汇率会自动地将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调整到相一致的状态,即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自动相等,这意味着国际收支能自动调节,实现平衡。
(2)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可任意确定货币供给。因为它不再负有干预外汇市场,确保汇率稳定的责任,所以在货币供给与国际收支之间不再存在固定汇率制下的那种联系,于是货币供给成了外生变量。
总之,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所以,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即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 资产组合理论
【答案】资产组合理论是强调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根据这些理论,人们把持有货币作为自己资产组合的一部分。这一理论关键的观点是货币提供了小同于其他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的组合。特别是货币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名义的)收益,而股票与债券的价格会上升或下降。因此,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家庭选择持有货币作为他们最优资产组合的一部分。
资产组合理论预言,货币需求应该取决于货币和家庭可以持有的各种非货币资产所提供的风险与收益。此外,货币需求应该取决于总财富,因为财富衡量了可以配置于货币和其他资产的资产组合的规模。例如,可以把货币需求函数写为:,其中r s 为预期的股票实际
e 收益; r b 为预期的债券实际收益; π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而W 为实际财富。r s 或r b 的提高减少了
货币需求,因为其他资产变得更有吸引力。π的上升也减少了货币需求,因为货币变得更缺乏吸引力。W 的增加提高了货币需求,因为更多的财富意味着更大数量的资产组合。
3. 投资乘数
【答案】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在两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即。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人,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
; 征收比例税时,。 e 则投资乘数就越大。在三部门经济中,征收定量税时
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多倍增加,投资减少会引起收入多倍减少,由于这是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所以投资乘数又称为“凯恩斯乘数”。
投资乘数发挥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假设,即: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4. 经济增长
【答案】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经济增长有以下两层含义: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加,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
(2)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若用Y t 表示t 时期的总产量,Y t-1表示(t-1)期的总产量,则总产量意一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若用y t 表示t 时期的人均产量,Y t-1表示(t-1)期的人均产量,则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人均总产出增长率的高低则体现了经济效率的高低。
二、论述题
5. 评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案】(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r 是利率,L 2是利率r 的函数。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含义
①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动机。把货币
式中,L 为货币总需求,乌是指由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y 是收入水平,L 1是收入水平y 的函数; L 2是指基于
总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理论进行突破的主要表现。
②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凯恩斯认为,交易媒介是货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用于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存在稳定的关系,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水平稳定的正向函数。收入越多,此项货币需求越大:收入越少,此项货币需求也就越小。人们所拥有的依赖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不仅出于交易动机,而且还出于预防性动机,即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情况而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都很不敏感。
③基于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时间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的一定数量的货币。这里的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因为凯恩斯把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货币无收益,债券有收益但价格波动。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及投机者对未来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如果整个经济中有许多投机者,而且每个投机者所拥有的财富对于所有投机者的财富总额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成了当前利率水平的减函数。可见,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④就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问题,凯恩斯又进行了特殊情况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贮藏起来。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意义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被称为西方经济理论的革命,其突出贡献是:深入探讨了货币需求动机,提出了以投机需求为中心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从而把利率变量引入货币需求函数之中。这一“革命”为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货币供应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凯恩斯把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和市场利率联系在一起,这就否定了传统数量论者关于货币数量直接决定商品价格的说法,使货币成为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对通过收入政策和利率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缺陷及新的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凯恩斯把货币需求分为交易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前者取决于收入所得,与利率无关,但一些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利率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有较大影响。任何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都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货币收入取得和支用之间的时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形式存在。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化为生息资产的形式,待需要时再变现,人们持有现金的成本等于将有息资产转换为现金的实际成本和持有现金丧失的利息收入之和。因此,货币的需求不但与利率有关,而且关系极大。
②凯恩斯在货币投机需求理论中认为,人们对未来变化的预计是自信的,并在自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持有货币还是债券。由于个人预计不同,因此总有一部分人持有货币,另一部分人持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