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哈尔滨商业大学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节俭悖论
【答案】传统的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但是凯恩斯却提出了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产出由包含消费支出的总需求决定,也就是说,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增加,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减少,即消费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正向变动关系。同时由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知道消费与储蓄具有互补关系,因而可得出储蓄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产出,使国家经济衰退,对十社会来讲是恶的; 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产出,使经济繁荣,对十社会来讲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俭悖论”。
2. 借款约束
【答案】借款约束是指一些消费者在需要借贷来满足现期消费使一生消费平滑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使得消费者的现期消费不能大于现期收入。借款约束可以表示为。在存在借贷约束时,消费者选择的现期和未来的消费组合就必须既满足时际预算约束,又满足借贷约束。
3. 菜单成木
【答案】菜单成本是指不完全竞争厂商每次调整价格要花费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重新编印价目表、将新价目表通知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等所支付的成本,是厂商在调整价格时实际支出的成本。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如同餐馆的菜单价目表的变动,所以,新凯恩斯主义者将这类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另有一类成本是厂商调整价格的机会成本,它虽不是厂商实际支出的成本,但同样阻碍着厂商调整价格,也被称为菜单成本。
菜单成本理论认为,经济中的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阻滞了厂商调整产品价格,所以,价格有粘性。菜单成本的存在是新凯恩斯主义为反击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并证明其所主张的价格粘性的重要理由。
关于菜单成本能否引起价格的短期粘性,经济学家们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菜单成本通常非常小,不可能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却认为,菜单成本虽然很小,但由于总需求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名义价格出现粘性,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引起周期性波动。
4. 通货膨胀税
【答案】通货膨胀税指政府以通货膨胀政策代替增税,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当政府进行货币化融资,即为扩大政府支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时,将引起通货膨胀。公众为抵消通货
膨胀的影响、保持自己所持有的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不变,就需要把一部分收入用于增加自己的名义货币余额的持有量。公众的这部分收入就不能用于消费支出。这等于公众将这部分减少的消费支出支付给了发行货币的政府。这就无形中向政府缴纳了一种隐蔽的税。所以,通货膨胀税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持有者为保持实际货币余额不变而遭受的损失。通货膨胀税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I 代表通货膨胀税,P 代表价格水平,P -1代表上期价格水平,
M 代表名义货币余额,代表实际货币余额,上期价格水平之差,
通货膨胀税等于通货膨胀率与实际货币余额的乘积。
5. 鲍莫尔一托宾模型
【答案】鲍莫尔一托宾模型是对凯恩斯货币交易需求理论的发展。它分析了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益,持有货币的收益是方便,成本是放弃利息。它描述了个人对货币资产的需求,正向地取决于支出而反向地取决于利率。它还表明,去银行的固定成本的任何变动都会改变货币需求函数,即它改变了任何给定利率和收入上的货币需求量。
代表本期价格水平与代表通货膨胀率。该式表明,
二、计算题
6.
假定有消费方程式
程:,
持久收入。试求θ值。
具体的消费方程为:
上面两个等式对照,可知相应的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解此方程,可得: ,现有具体的消费方【答案】将持久收入的等式代入消费方程式后可得:
7. 设某国经济可以用以下等式描述:
c=90+0.9yd ;
i=201-1000r;
L=y-1000r;
;
g=710;
M/P=2220。
求:(1)IS 曲线和LM 曲线的表达式。
(2)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利率为多少?
(3)私人消费及投资各为多少? 政府预算是赤字还是盈余? 其值为多少?
【答案】(1)由三部门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可得:
求解得IS 曲线表达式为:
y=2500一2500r ,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可得LM 曲线方程为:
Y=2220+1000r
(2)联立求解IS 曲线方程和LM 曲线方程可得:y=2300; r=8%
(3)把均衡收入代入消费函数可得:
投资函数为:i=200-1000r=120。
税收为:t=y/3=2300/3=766.67;
政府预算t-g=766.67-710=56.67,有预算盈余。
; ,即: y=2220+1000r
三、简述题
8. 在生命周期假设中,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一直到退休时都是下降的,(1)为什么? 有关消费的什么假设导致了这个结果? (2)在退休以后,这个比率如何变化?
【答案】(1)根据生命周期假设,消费者每年消
费
。至T
年
储蓄比率为
致的。
(2)在退休以后,消费者每年消费还
是
,
其中,而积累的储蓄
为,
则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为时,积累的储蓄, 则退休前每年储蓄
为,则消费对积累的,显然,随着T 的增大,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C 月花砚逐渐减小。这主要是由“消费者将其工作收入均匀地用于其一生的消费”即平稳消费这一假设导
,显然,随着T 的增大,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也逐渐增大。
上述(1)、(2)中的积累的储蓄和消费的关系可用图表示。在退休前,由于每年的工作收入大于消费, 所以每年获得一个正的储蓄,如图中左边的阴影部分所示。随着时间T 的增加,消费者积累的储蓄会增加, 如图中OA 段所示。退休后,由于消费者失去固定的工作收入,但每年仍有消费,所以每年的储蓄为负, 如图中右边的阴影部分所示。随着时间T 的增加,消费者积累的储蓄会减少,如图中的 AB 段所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