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804金融综合课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答案】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充分就朴的预算盈余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的顶算盈余可以大于、小于或者等于实际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以下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
②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2. 实际汇率
【答案】汇率有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之分。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它是指1单位外币能够交换的本币数量,或1单位本币能够交换的外币数量。实际汇率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是以同一货币衡量的本国与外国物价之比,它反映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果持有外币只是为了购买外国产品,本币与外币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各自的购买力,即取决于物价水平的倒数,由此可得实际汇率的表达式为:
e 表示实际汇率; P 和P t 分别为国内与国外的价格水平; E 为名义汇率其中,(采用的是直接标
价法)。
可见,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应等于1。根据这一定义式,实际汇率低,本国产品就相对便宜,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有利于增加本国净出口;反之,本国产品就相对昂贵。
3. 净出口
【答案】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等于出口减进口。在用支出法核算GDP 时,只有净出口才应计入总支出。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小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应从本国的购买支出中
减去; 而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应计入本国购买支出中。
4. 自然失业率
【答案】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状况、人日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下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它可以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5. 政府购买
【答案】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设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购买可直接计入GDP 。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 。
二、计算题
6. 已知某小国在封闭条件下的消费函数为C=305+0.8Y,投资函数为I=395-200r,货币的需求函数为L=0.4Y-100r,货币供给m=150。
(1)写出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如果此时政府购买增加100,那么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
(4)计算(3)中的政府购买乘数;
(5)写出乘数定理中的政府购买乘数公式,利用这一公式计算(3)中的乘数;
(6)比较(4)和(5)的结果是否相同,请给出解释。
【答案】(1)由Y=C+I可得:
Y=305+0.8Y+395-200r
解得:Y=3500-1000r,此即为IS 曲线方程。
由L=m得:0.4Y-100r=150,解得:Y=375+250r,此即为LM 曲线方程。
(2)将IS 曲线万程与LM 曲线方程联系,由方程组
和国民收入分别为:r=2.5,Y=1000。
(3)如果此时政府购买增加100,由Y=C+I+G得Y=305+0.8Y+395-200r+100,即
,解得均衡的利息率
Y=4000-1000r。由方程组,解得:r=2.9,Y=1100。
所以当政府购买增加100时,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100。
(4)由(3)可知,政府购买增加100,国民收入增加100,故政府购买乘数
为
。
(5)由乘数定理可得政府购买乘数为:。
(6)两者得出的结果不同。因为(4)中的政府购买乘数考虑了利率的变化,利率由2.5提
,从而国民收入的增加无法达高到了2.9,所以抑制了投资,即政府的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
到假定利率不变时的水平。而(5)中的政府购买乘数没有考虑利率的变化,所以((4)和(5)得出的结果不同。
7. 某经济社会在某时期发生了以下活动:
(1)某农场主支付15万美元工资给农业工人,种植了100吨小麦卖给一面粉厂,售价20万美元。
(2)面粉厂支付10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制造了一批面粉卖给面包店,售价50万美元。 (3)面包店支付20万美元工资给面包师,烘烤出一批面包卖给消费者,总售价是100万美元。(1)用最终产品法计算GDPa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 用增值法计算GDP 。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利润分别为多少? 用收入法计算GDP 。
【答案】(1)由于面包是最终产品,其价值为100万美元,因此该社会GDP 为100万美元。
(2)小麦种植阶段新增价值20万美元;
面粉制造阶段新增价值30万美元,即50-20=30(万美元);
面包制造阶段新增价值50万美元,即100-50=50(万美元);
三个阶段共增值20+30+50=10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15+10+20=4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20-15)+(30-l0)+(50-20)=5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算的GDP 为:45+55=10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算的GDP 是相同的。
三、简述题
8. 试述经济学中所称的“自动稳定器”及其对经济波动的作用。
【答案】(1)自动稳定器的含义
,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自动稳定器又称为“内在稳定器”
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仟何行动。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以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