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工商大学国际商务综合之国际商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认为与跨国战略相关联的主要组织问题是什么?

What do you see as the main organizational problems that are likely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transnational strategy?

【答案】一个组织同时实现成本效益,全球学习和对地方调适的要求是困难和矛盾的。处理这些冲突要求具备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对员工激励的组织政策,并使这些要求在公司内部都能有所体现。对组织的挑战涉及到处理这些冲突并保证整个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2. 国际企业的战略类型及其演进规律是什么?

【答案】(1)根据地区调适的压力和降低成本的压力之间的强度差异,企业的战略选择可分成四种:全球标准化战略、跨国战略、国际战略和本土化战略。

①全球标准化战略

采取全球标准化战略的企业强调的是增加盈利能力,通过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及区位经济以实现成本的降低。也就是说,它们采用的是低成本战略。运用全球标准化战略的企业,其生产、营销和研发活动都集中于若干个有利的区位。全球企业往往不随地区条件而改变其供应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因为这样会提高成本;相反,全球企业喜欢在全世界销售标准化的产品,以便基于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获取最大的效益。它们也往往利用其成本优势在世界市场上使用其进攻性的定价策略。当成本降低的压力强烈而地区调适的要求最低时,这一战略最为有效。

②本士化战略

本土化战略强调的是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来增加利润,所以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提供与其消费者兴趣与偏好相适应的产品。当各国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差异较大,而且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太高时,本土化是最合适的战略。按当地的需求改变其供应的产品,企业可以在当地市场上增加其产品的价值。如果价值下滑,是因为涉及职能上的重复和缩小生产批量;降低成本与大量生产标准化产品满足全球消费有关,而客户定制服务限制了企业降低成本的能力。然而,这一战略可能是有意义的。一旦地区客户定制服务实现的价值增加有助于更高的定价,能够让企业收回其高成本,或者说,如果它带来了地区需求的持续性增加,也能够让企业通过在当地市场上获得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从而减少成本。

③跨国战略

当成本降低的压力强烈而地区调适的要求最低时,全球标准化战略最为有效。相反,当地区调适的压力高而降低成本的压力一般或较低时,采取本土化战略最为有效。然而,当企业同时面临强烈的降低成本的压力和很高的地区调适要求时,应当采用跨国战略。

跨国战略试图同时取得低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和技术的扩大效应。通过区位经济、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获得低成本;通过区域市场解决地方差异问题以实现产品差异化;通过在公司

全球营运网络的子公司间实行技术流动促进技术的扩大效应。这一理论听起来很有吸引力,实际上采取这一战略并非易事。实现产品差异化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将会抬高成本,违背了降低成本的目标。

④国际战略

当跨国公司处于成本压力低并且地区调适压力也低的有利情形时,大多数追求的是国际战略,先为国内市场生产产品,再根据其他地区情况稍作改变,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这些企业的特点在于,其产品满足普遍需求,不同于追求全球标准化战略的公司,它们没有强大的竞争者,没有降低成本的压力。追求国际战略的企业往往把产品开发职能集中于母国。然而,它们往往又会在各个有业务的主要国家设立制造与营销职能。

(2)国际企业的战略演变

随着大量竞争者的出现,竞争的加剧使企业降低成本的压力增大,最初实行国际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的企业很可能会被更高效的全球竞争者超越。因此,在长期来看,随着竞争加剧,国际战略和本土化战略变得不太可行。所以企业为了生存,必须比竞争者提前将国际战略向全球标准化战略或跨国战略转移,将本土化战略向跨国战略转移。

3. 重读“管理聚焦”专栏中“陶氏化学公司的矩阵结构兴衰记”一文,然后回答如下问题:

(1)为什么陶氏化学公司最初采用了这种矩阵结构?这种结构会产生哪些问题?你认为这些问题是矩阵结构的典型问题吗?

(2)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什么促使了陶氏化学公司要变革其矩阵结构?结合陶氏公司所处的竞争性环境和化学行业的性质,陶氏的公司结构还能适应发展吗?

【答案】(1)陶氏公司最初采用矩阵结构的目的在于使陶氏营运部门既能对地区市场需求作出反应,又能对公司目标作出反应。这样,业务部可能负责使陶氏公司该业务的全球生产成本最小化,而地区分部则负责决策在该地区市场上销售产品的最佳方案。

这种结构的多条汇报渠道导致混乱与冲突。一大批主管组成了一个笨拙的官僚机构,相互重叠的职责造成权力之争和无人负责。地区经理与监管业务的经理无法在建哪个工厂以及把它建在哪里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这些问题正是矩阵结构的典型问题。矩阵结构容易官僚化,不灵活,而且冲突特性多于希望的合作。

(2)由于公司战略上的变化——重新聚焦化工商品,陶氏化学公司放弃了矩阵结构,而赞同更为精干的基于全球业务分部的结构。

在90年代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矩阵结构的管理过于复杂,花费也太高,特别是考虑到公司重新聚焦化工商品——低成本的生产厂具有竞争优势,因此,矩阵结构被放弃,而改用能更适用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业的基于全球业务分部的结构。

4. 以一国为中心、以多国为中心和以全球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它们各在何时适用?

What are the mai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thnocentric, polycentric, and geocentric approaches to staffing policy? When is each approach appropriate?

【答案】(1)以一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是指所有关键的管理职位都是由母国的人员担任。它的优势有:①克服东道国缺少称职的管理者的不足;②统一的文化;③有助于转移核心竞争力。它的劣势有:①在东道国产生不满;②导致文化短视。以一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用于国际战略。

(2)以多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要求在母国人员占据了公司总部的关键职位的同时,子公司管理层由东道国人员担任。它的优势有:①避免文化短视;②实施成本低。它的劣势有:①限制职业流动性;②隔离总部与国外子公司。以多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用于本土化战略。

(3)以全球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在整个组织内不考虑国籍因素为关键岗位寻找最佳人选。这种政策有许多优点:①有效利用人力资源;②有助于建立浓厚的企业文化和非正式的管理网络。但也有不足:①国家移民政策可能会限制该政策的实施;②成本高。以全球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用于全球标准化战略和跨国战略。

二、论述题

5. “假如你准备在大的多国企业中工作,研究国际商务很有必要,但对准备进入小企业工作的个人而言则毫不相干。”试评价这一说法。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s fine if you are going to work in a larg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 but it has no relevance for individuals who are going to work in smaller firms.”Evaluate this statement.

【答案】这一说法不正确。国际商务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中型和小型多国公司(微型多国公司)的发展。虽然多数国际贸易和投资仍是大公司所为,但许多中型和小型的企业也正在不断地介入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因此,对准备进入小企业工作的个人来说,研究国际商务也很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它为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市场,为生产提供更具成本优势的进货渠道。从业人员应该观察国际市场环境,研究国际商务知识,才能够在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和投资时抓住机遇,规避风险,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总之,国际商务不仅仅是大公司的专利,一些中小企业同样也能参与其中。

6. 一位来访的美国某公司经理发现,该公司设在一个贫穷国家的分公司雇用了一名12岁的女孩在工厂上班,这是违反该公司禁止使用童工的有关规定的。他要求当地的经理辞掉这个孩子,并叫这个女孩回学校上课。当地经理告诉这位美国经理,这个孩子是个孤儿,没有生活来源,如果她失去这份工作,有可能流落街头。请问这位美国经理应该如何处理?

A visiting American executive finds that a foreign subsidiary in a poor nation has hired a 12-year old girl to work on a factory floor, in violation of the company’s prohibition on child labor. He tells the local manager to replace the child and tell her to go back to school. The local manager tells the American executive that the child is an orphan with no other means of support, and she will probably becom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