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801经济学一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垄断竞争

【答案】垄断竞争是指以垄断资本为主体或主要方面而展开的竞争。垄断竞争的基本形式包括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以及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在于:

(1)竞争目的不同。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企业之间竞争的目的在于获取超额利润; 在垄断时期,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且这种垄断利润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2)竞争性质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各企业的竞争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 而垄断竟争是以少数大企业在某部门中的垄断为基础的。(3)竞争手段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运用价格手段; 在垄断时期,垄断竞争更加多样化,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采取的手段还包括垄断技术、垄断原料来源等,甚至运用政治的和暴力等手段,以达到打垮对手的目的。

2. 抽象劳动

【答案】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物质的原子。

3. 相对剩余价值

【答案】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前提条件。机器大工业出现后,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了重大变革,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逐渐成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方法。

4. 银行资本

【答案】银行资本是指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银行资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银行家自己投入银行的自有资本,在银行资本中占很小比例; 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是从银行外部吸收的存款,在银行资本构成中占很大比例。银行存款首先来源于职能资本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其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食利者阶

层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也不断增加; 此外,银行存款中还包括各阶层的货币储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投资于银行和投资于工商业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润。在资本主义自由竟争中通过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使银行获得的利润接近于平均利润。

5. 计件工资

【答案】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而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以计时工资为基础:计件工资单位价格=一日计时工资额/一日生产的产品数。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本质上都是一样,都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资和进行资本主义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

6. 参与制

【答案】参与制是指垄断资本家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的办法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它是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参与制的产生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股份公司的广泛发展有关。股份公司作为以发行股票的办法筹集资本、合资经营的企业,按股东拥有股票的多少来决定其对企业支配权力的大小。控制一个股份公司所必需的股票限额就是股票控制额。一个股份公司发行的股票越多、越分散,控制这个股份公司所必需的股票额在股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小。金融寡头正是通过掌握股份公司的股票控制额来取得控制权的。参与制的实现过程是: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首先控制一些巨大的企业作为母公司; 然后利用母公司所拥有的资本去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控制额,把这些企业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使它们成为子公司; 再用同样的方式,通过子公司进一步控制更多的公司。如此逐级参与,层层控制,形成一个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体系。金融寡头是这个金融控制体系的主宰者,它用少量的资本就可以控制大量的企业,控制比自己原有的资本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资本。参与制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增强了金融资本在经济领域的统治实力,扩大了它的剥削基础,而且也为金融寡头进行投机活动提供了方便。子公司在形式上都是独立的公司,母公司对它们的业务活动小负法律责任。因而金融寡头可以利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参与活动为自己牟取暴利,如果子公司遭到失败,母公司就可以抛出股票,逃脱责任,避免损失。

7. 金融资本全球化

【答案】金融资本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市场,使资本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的过程。金融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领域。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内在地推动了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消除了金融交易在国际间进行的一系列技术障碍和限制,使各国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越来越短,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的流动几乎没有限制,为金融资本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金融资本全球化具体表现为:金融活动“游戏规则”的全球一致化; 市场参与者的全球一体化; 金融工具的全球化;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交易币种多样化; 全球利率的趋同化。

8. 资本主义地租

【答案】资本主义地租是指租地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己、增殖价值的一种形式。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包括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其中级差地租包括由于十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工和由于在同一块十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I 。

9. 物化劳动

【答案】物化劳动是指己经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进行劳动,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生产出新的产品,这个新产品是劳动与物相结合的结果。作为劳动过程的结果,物化劳动是凝结在产品中的人类劳动; 另一方面,劳动物化后的新产品,有的作为生活资料用于消费,有的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生产过程,成为劳动得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作为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物化劳动是物化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

10.无产阶级

【答案】无产阶级是指被剥夺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团。在马克思主义术语中,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之一(另一个是资产阶级)。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虽然在英语中这一术语早在1663年就已出现,但它的现代含义却是马克思1844年在《德法年鉴》中首次确定的。被压迫的无产阶级是一个国际性的阶级,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无产阶级都具有同样的利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由于无产阶级的人数众多,组织性和战斗性强,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认为它是真正的革命阶级,肩负着带领人类进入理想社会的历史使命。

二、简答题

11.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是什么?

【答案】国际金融危机是指发生在一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的金融动荡。

(1)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

①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又称货币汇率危机,是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引起资本外逃、利率上升,造成金融市场混乱的情况。货币危机多发生在资本市场不发达和汇率制度存在缺陷的国家,在投机的冲击下导致货币大幅贬值,迫使当局动用大量的外汇储备或大幅提高利率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