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5政治学原理(含30%国际政治学)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证伪方法
【答案】证伪方法是指有针对性地搜集反面事例,并用它来订正原来结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创始者是卡尔·波拍。该方法论认为,任何事实本身都是不可穷尽的,采用传统的归纳方法,不可能证明普遍的定律和理论确实是真的,只要找到一个与普遍的定律和理论相矛盾的事实,就可以判断原来的定律和理论为假。
2. 国家行为主体
【答案】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国际社会中独立的主权国家,以联合国组织的成员国为依据,国际社会目前己有192个主权国家。国家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行为主体,是决定国际政治事务的发展进程、构成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国家行为主体与非国家行为主体共同构成国际行为主体。
3. 核禁试
【答案】核禁试是指无核武器的国家要求有核武器的国家禁比进行核武器试验。无核武器国家要求彻底的核裁军,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核武器国家停止核试验。这一要求实际上自核武器一出现就开始了。1954年,印度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缔结一项禁止核试验国际协议的要求。从1957年开始,全面禁止核试验就成为联合国大会的一项议题。然而,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停止核试验的决议,并没有对核武器国家产生约束力。在核禁试间题上,国际社会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通过。
4. 全球主义
【答案】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全球主义是通过资本与货物、信息与思想、民众与军事力量以及与环境和生物相关的物质的流动而实现的一种涉及洲际相互依存网络的世界现状。这种现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全球主义的相互依存所涉及的是联系的网络,而不是单一的联系。②在全球主义的相互依存网络中可能包括各种各样的联系,但其中必须包括跨洲的联系。只有地区的或国家间的联系不是全球主义。③与相互依存一样,全球主义是多维现象,既有经济全球主义、军事全球主义、环境全球主义,也有社会与文化全球主义。
5. 非战公约
【答案】非战公约是指《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自里安一凯
洛格公约》或《巴黎非战公约》。公约包括序言和3条正文。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 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 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小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6. 自然环境
【答案】自然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其中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经常必要的条件。它包括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幅员大小、地形地貌、土地与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人口数量和质量与人口结构等自然地理内容。自然环境不仅与国家的力量、地位、外交政策以及国家间关系密切相关,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体系的运行有重大影响。从宏观角度来看,自然环境因素既是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又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7. 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
【答案】①行为主义是指谋求使国际关系研究更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方式是通过借用来自于自然科学的更严格、更复杂的途径,以期建立一种累积的知识体系,所用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等,并且使用计算机。所强调的基本原则就是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相一致。其内涵具体说来就是,在分析经验事实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假设或理论,必须要用普遍适用的方法加以检验或证实。行为主义者相信可能存在一种有关国际关系的累积的科学,可以使国际关系研究的复杂性、精确性和简洁性不断得到推进,并且使其预测力和解释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关系学界,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卡尔·多伊奇、辛格和罗西瑙等。②传统主义是指具有较浓厚的道德哲学色彩的一种研究途径,其基本特征是运用思辨式语言和诊释方法进行文献研究,注重演绎推理,倾向于通过历史回溯和案例分析获得经验主义的知识积累,很少或基本小使用定量的方法。英国学派的一些学者是坚持这一研究途径的代表人物,例如赫德利·布尔。
8. 综合安全
【答案】综合安全是指涉及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多方面的安全概念。哈夫顿多恩认为,安全是一段时间之内对价值和体系的维护。这里所说的价值,就国家层面而言,应该是一种综合体。具体地讲,它应该涉及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在对外关系中所追求的利益,也包括国家在国际互动中对内部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军事体系、文化体系、社会体系以及生态体系的维护。用近年来国外学者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来概括,国家所维护的安全是一种“综合安全”。
9. 暴力外交
【答案】暴力外交是指在外交过程中以一种非常有限和有选择的方式运用暴力的一种外交。这种外交既有外交的形式,又有暴力的手段,在形式上表现为两者的混合。例如,当一方向另一
方威胁,“如果不合作我们就采取军事行动,直到你回到谈判桌为止,所构成的就是这样一种外交模式。
10.外交政策
【答案】外交政策是指一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作为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关注的是国际和平与稳定,即如何通过谈判在国际互动中为国家谋取最大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为自身造就一个最适宜的国际环境。
二、简答题
11.选择一些国际关系研究的论文,结合国际关系研究的学科方法进行评论。
【答案】进行国际关系的实际研究,需要运用学科方法。除了学科方法之外,在研究中人们还需要运用各种工具性方法。这些方法与学科方法相结合,才能使研究更顺利地进行。
国际关系研究的学科方法,根据现有的使用情况,主要有四种,即案例法、定量法、形式模型和诊释法。这四种方法,定量法与形式模型属于实证方法,而诊释法则属于非(后)实证方法,案例法可用于实证研究,也可用于非实证研究,但主要是用于实证研究。
(1)案例研究法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案例研究法是人们基于特定目的,选择单个或少数事例,联系其发生条件与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途径。
进行案例研究,可分为非理论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人们进行非理论性案例研究,一个主要目的是对特定事件进行解释。这种解释类似于历史性研究。进行理论性案例研究,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为了检验理论,即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 另一种情况是为了发展理论,即针对理论不能解释的方面,提出新的假设以便发展出新理论。
对理论进行检验,运用案例法可以进行证实,也可以进行证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用少数甚至一个案例证实一般性理论,人们通常认为缺少说服力。用案例法进行证伪,通常是受肯定的,因为只需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以证伪一个理论。案例可以作为检验推论的“黑天鹅”。
对理论进行发展,也可称为探索性案例研究。这类研究作为理论创新过程的初始阶段,主要目的是考察漏掉的或新的变量,以便提出新的假设。新的假设提出之后,研究者还需要以适当途径进行检验。尽管人们可以选用更多的案例进行证实,但定量分析被认为是更具普遍意义的检验方法。探索性案例研究作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具有较强的开拓性,但也具有较大的难度与挑战性。
案例研究作为一种运用普遍却又存在争议的方法,通过联结个别研究和一般研究,可以打开通向理论概括的门径,但它本质上并不是一种普遍性研究,不适合需要用大样本进行分析的问题。鉴于这种方法的长处与短处,人们在进行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问题分析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与条件,恰当处理好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关系,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