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岛大学文学院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他只吃了一个苹果”这句话,有歧义,因为“只”可以指向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吃; 一个; 苹果

【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原句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只”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吃”,表示“他只吃了苹果,没干别的”; 指向“一个”,表示“他吃了一个而不是几个苹果”:指向“苹果”,表示“他吃的是苹果而不是其他水果”。

2. 语素属于语言中的______。

【答案】语法层面

【解析】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和语素组成更人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的语法层面。

3. 普通话[d]和[m]是最小的能够辨义的语音单位,分属于两个不同______。

【答案】音位

【解析】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有些音素的不同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要看做不同的音位。[d]和[m]能够区别意义,因此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

4. 在汉语词汇借用现象中,“麦克风”是______词,“话筒”是______词,“维他命”是______词。

【答案】音译(借); 意译; 音意兼译

【解析】词汇借用包括“借词”和“意译词”两种情况,前者是音和义都借自外族语或方言的词,而后者是指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形成的新词。在汉语里,借音现象少,意译词多。“麦克风”是“microphone ”,的音译,属于借词; “话筒”是用汉语构词规则为“microphone" 重新构造的词,属于意译词:“维他命”既包含音译,也包含“维持生命”的意思,所以是一种音意兼译词。

二、术语解释

5. 双向聚合群

【答案】双向聚合群是指每个语音按照两个区别特征所组合成的一种聚合群。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由于

一个音位常常有多个区别特征,所以同一个音位一也就常常同时处于多个聚合群。它是音位系统的主流,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在结构上具有平行对称的特点。

6. 音质

【答案】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又称为音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

7. 内部屈折

【答案】内部屈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例如,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的,如bend-bent.build-built 。内部屈折不同于附加词缀,后者不改变词根或词的内部语音,而是附加另外的语素,前者改变词或词中语素的内部语音,而不附加另外的语素。内部屈折的作用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所不同。阿拉伯语主要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 英语的内部屈折只是辅助性手段,只有少数不规则动词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而现代汉语一般来说没有内部屈折这种方式。

8.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也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包括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一个音素代表一种音质,

三、判断题

9. c 与s 的发音方法相同。

【答案】错误

h 【解析】c 与s 的发音方法不同,前者[ts]是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后者[s]是舌尖前、

清、擦音。

10.[p]、[ph]、[m]、[f]是双唇音。

【答案】错误

【解析】双唇音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而[f]是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它是唇齿音。

11.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是两种语言接触不可回避的必经之路。

【答案】错误

【解析】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是语言融合的两种形式,有的民族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自愿

接受先进民族的语言,有些则要顽强抵抗,是依具体情况而定的,并不是说哪种方式是必须。并且语言接触过程中还有其他形式的演变,语言融合只是其中的一种模式。

四、分析题

12.认真阅读以下语料并回答问题(英语和汉语注释不影响答题):

(1)Agta 语:

a

.Agta 语中“变成X ”的语素是什么?

b.Agta 语中“变成X ”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

c.Agta 语中表示“变成x ”的语素是什么性质的语素? 出现在什么位置?

(2)Guam 语:

a.Guam 语表示“-able" (可……的)所采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

b.Guam 语表示“-able" (可……的)的词缀有几种形式? 是什么?

c. 几种词缀形式出现的环境是什么?

【答案】(l )a. 中缀“-nm ”。

b. 附加法,使用的是添加中缀“-um ”的手段。

c. 是将形容词性的词语变为动词性词语的构词语素,出现在第一个辅音字母和第二个元音字母之间。

(2)a. 附加法。通过在动词词根后加上后缀“-on' ”或“-yon ”来表示“-able ”。

b. 表示”-able ”的词缀有两种:“-on ”和“-yon ”。

c. 后缀“-yon ”和“-on ”出现的环境分别是:

第一,当词根以辅音结尾时,加后缀“-on ”,例如,词根“atan ”以辅音“n ”结尾,则加后缀“-on ”变成"atanon" ;

第二,当词根以元音a 结尾时,加后缀“-yon ”。例如,词根“guaiya ”以元音“a ”结尾,则加后缀"-yon" 变成“guaiyay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