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厦门大学中文系861语言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质

【答案】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又称为音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

2. 反义关系

【答案】反义关系是指意义相反的一对词之间的关系。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称为反义词。它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反义关系有互补反义关系和和极性反义关系两种类型。例如,“正”和“反”、“男”和“女”、“生”和“死”,都是互补反义关系,其中不允许插入第三种状态; 而“白”和“黑”、“大”和“小”、“朋友”和“敌人”等都是极性反义关系,其中都还允许第三种情况存在。

3.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卜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例如,黑话、行话和官腔等等。

4. 舌尖音

【答案】舌尖音指舌尖顶住或者接近门齿、齿龈、硬腭而发出的辅音,包括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尖后音。舌尖前音有z 、c 、s ,舌尖中音有d 、t 、n 、l ,舌尖后音有zh 、ch 、sh 、r 。 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也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包括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一个音素代表一种音质,

二、简答题

5. 举例说明词义包括哪些内容? 并从下列词语中归纳出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组合的方式。

立功怪诞裙钗虎穴带鱼忘记

【答案】(1)词义的内容

词汇意义可分理性义、色彩义和语法义。实词都有一种与概念相联系的核心意义一一理性义,此外还可能有附着在理性义上面的色彩义,色彩义主要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①理性义

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称为理性义,或称概念义、主要意义。例如,

赡养: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晦涩: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②色彩义

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于理性义的色彩义,也称附属义。它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色彩义包括:

a. 感情色彩

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或贬义色彩,例如,“英雄”、“叛徒”。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它们是中性词,例如,“山脉”。

b.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又称为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便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例如,“赡养”、“晦涩”都具有书面语体色彩。

c. 形象色彩

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例如,“云海”。

③语法义

语法义指的是每个词脱离上下文语境而具有的意义,具体反映在词的类型和语法特征几个方面。例如,“桌子”这一词的语法意义有:该词属于名词,可以与形容词等词连用,可以作主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2)材料所给词反映的语素义之间组合和词义的关系

①语素义以并列组合的形式共同形成词义。例如,“怪诞”、“裙钗”,是由两个形容词共同组合成的,形成更加丰富的词义。“怪诞”既具有奇怪又具有荒诞的含义,而裙钗更是共同组合,表示年轻貌美的女子。

②各语素义共同修饰或作用形成词义。例如,“虎穴”、“带鱼”是由定语修饰名词,限定范围,使词义更加明确; 再如,“立功”则是由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动宾结构,共同作用组成新的词义。

③在各语素义中取其中某一个来代表该词的词义,众语素义中偏向某一语素义。例如,“忘记”这是由两个表示并列联合关系的语素义组成,但是在词义的形成中只取了语素义“遗忘”这一部分的意义。

6. 什么叫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请举例说明。

【答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

面:

(1)语言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

①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的不同。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也即词汇对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就稳定得多。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同时,在词汇、语音的内部,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②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单纯为求新而换个新鲜说法都是经常发生的。这些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随时得到反映,表现为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发展。例如,随着人类登月计划的实现,英语中就有“deep space"(外层空间)、"moon walk"(月面行走)等新词; 新词新语加入语言的词汇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在语法规则的使用上,新词的加入则不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2)语言各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①北京话的辅音音位/k//ts/两组音在与韵母组合的时候只有开、合二呼,而那是因为//组是从/k//ts/两组变来的:开、合一呼前的/k//ts/保持不变,齐、撮二呼前的/k//ts/变成了//,这是辅音声母在不同介音之前的变化的不平衡,是演变不平衡性在语音子系统内部的具体体现。

②词汇内部的子系统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平衡的。词汇中表示交际中基本概念的基本词汇是不容易发生变动的,如“天、地、人、手”等词。而一般词汇则是变化较快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演化。

③语言系统中所谓的不规则现象,某些惯用法是古汉语保留在今天语言系统中的历史层积,是语法演变不平衡性的见证。

(3)同一语言现象的变化速度、变化方向,在不同的地区常常不一样,于是形成了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例如,同样在/i//y/前的/k//ts/,在北京变成/tc/,在广州却保持/k//ts/不变,在苏州则是/k/变成/tc/,而/ts/不变(/ts/后的撮口变齐齿)。

(4)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言语社团的变化方向也不一样,于是形成了社会方言。

7. 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但人们在使用中却不会造成误解,为什么。举例说明。

【答案】(1)同音词的内涵和特征

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同音词包括同字同音词和异字同音词。例如,“别”有三项意义:

①别离。如:“别了,我的母校。”

②绷住或卡住。如:“别上校徽。”

③不要,不用。如:“别去了。”

这几项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例句中的三个“别”是三个同音词,只是用同一个字书写罢了,这种是同字同音词。还有许多是书写形式不同的异字同音词,它们较易分辨,如“公事一一公式一一工事一一攻势”、“淡一一蛋一一但”等。不论何种同音词,都必须声母、韵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