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猫爪草多糖的研究

关键词:猫爪草 多糖 分离纯化 光度法 抗氧化活性 MDA

  摘要

贾慧青
摘 要 中药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 始载于《中草药手册》,系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块根,具有解毒、化痰散结的功能,主治瘰疬、结核、咽炎等。猫爪草药材主产于河南省信阳的驻马店地区。多糖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且无毒副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及保健品市场。有关猫爪草中的化学成分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其中的多糖成分研究极少。
本论文包括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综述
1. 猫爪草研究概况
猫爪草的研究概况涉及猫爪草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和猫爪草药理的研究现状。猫爪草中化学成分的内容涉及挥发油、内酯类、甾醇类成分、不饱和脂肪酸、无机元素和多糖等多种。猫爪草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药理研究涉及治疗肺结核、颈淋巴结核、咽喉炎、淋巴癌、甲状腺肿瘤及乳腺肿瘤等疾病。
2. 多糖的研究进展
多糖的研究进展部分涉及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多糖的研究方法、多糖的研究应用及其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研究报告
包括四个研究报告:猫爪草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猫爪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猫爪草多糖的初步结构鉴定;猫爪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首先,采用石油醚回流脱脂,热水回流提取,经80%乙醇沉淀得水溶性多糖,多糖复溶后,透析除去小分子化合物后以80%乙醇沉淀,沉淀经95%乙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醚反复洗涤,干燥得猫爪草多糖半纯品RTP (part-pure product of polysaccharide of 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使用o-T试剂法测定猫爪草中多糖的含量,UV法测定了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葡萄糖在0.2-1.0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782x+0.00443 (r=0.997, n=9),牛血清蛋白在0.05-1.5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其标准曲线为 Y=0.2964x+0.027(r=0.998, n=6)。结果准确,重现性好,o-T试剂法测多糖含量,不仅可以测总糖的含量,还同时可以测定还原糖的含量,较其他方法操作简单,不必沉淀蛋白质,不受还原性物质干扰。而UV法测定蛋白含量简单、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多糖与蛋白含量可以同时得出而互相不影响。
其次,利用氨基柱和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猫爪草多糖半纯品(RTP)进行了分级纯化。氨基柱水洗脱分离得到RTP-1,DEAE-纤维素柱依次用水、0.07、0.1、0.5 molL-1NaCl和0.1 molL-1 NaOH梯度洗脱得二种级分,即水洗级分(RTP-2)、0.07 molL-1 NaCl洗脱级分(RTP-3)。三种多糖级分分别经紫外光谱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进行纯度鉴定,都是均一的多糖组分。
再次,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得三种猫爪草多糖级分的分子量分别约为8800,9790,23150。
气相色谱及气质色谱分析可知,RTP-1主要由葡萄糖组成;RTP-2由D-木糖、葡萄糖组成;RTP-3 由D-木糖、D-阿拉伯糖、葡萄糖组成,后两种多糖为杂多糖。经IR和 1HNMR分析可知RTP-1、 RTP-2、RTP-3均为α-糖苷键的吡喃环多糖化合物,13CNMR分析得到同样的结果。
最后,抗氧化活性实验主要研究了猫爪草多糖三种精制多糖RTP-1、RTP-2、RTP-3的体外抗氧化活性。(1)测定猫爪草多糖对小鼠肝匀浆、肾匀浆、心匀浆、脑匀浆中MDA 生成的影响;(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猫爪草多糖对H2O2 诱导小鼠红细胞溶血;(3)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猫爪草多糖对小鼠肝线粒体中MDA 生成的影响及Fe2+-VC 诱导的肝线粒体肿胀程度。结果表明RTP-1、RTP-2、RTP-3均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抑制小鼠肝组织及肝线粒体MDA的生成,可减少红细胞诱导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程度,对小鼠体内肝组织MDA生成的抑制作用显著。结论: RTP 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抗氧化作用,而且在浓度范围内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RTP-1、RTP-2、RTP-3为首次从猫爪草中分离得到,他们的抗氧化生物活性为其应用于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