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文白异读
【答案】文白易读是指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不同的用途中有着不同的读法。它是指一个汉字由于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影响,在该方言中,读书和平时说话的发音不同。例如客家话里,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生”字单用表示“性娩”或表示“活着”的时候读作[senl],而在固定的词中却读作[sangl],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白异读,前者是白读,后者是文读。
2.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3. 非主谓句
【答案】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几类。
,例如“有情况! ”“要下雨了”等句子都是非主谓句的典型。
4. 连绵词
【答案】连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
,如“忐忑”; 叠韵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仿徨”; 以及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蝴蝶”。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 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连绵词中也己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5. 补语
【答案】补语是句法成分之一,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根据语义类别可以将补语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等。
6.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7. 双宾语
【答案】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连带的两个宾语的句式。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可称指人宾语,或称近宾语,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可称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大都是表示“给予”或“收取”意义的动词,如送、给等。例如,“伯父昨天给了我两本书”、“大家叫她祥林嫂”。同时,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双宾句同义句,多数是将指物宾语提前。
8. 合体字
【答案】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二、简答题
9. 下列三组译名应选用什么词为好? 为什么?
disco 的士高 迪斯科 的士够格 的士格
dacron 的确凉 的确良 涤确良 达可纶 大可纶 的良 确良
laser 雷射 镭射 莱塞 莱泽 睐泽 激光 激光器
【答案】disco 应选用“迪斯科”,能用汉语固有的语素组成词并把意思表达准确、清楚,就不用外来词,类似的dacron 应选用“的确良”。
laser 选用“激光器”。吸收外来词,应尽量采用意译方式。
10.举例说明偏旁和部首的区别。
【答案】偏旁和部首的区别主要有:
(1)定义不同
偏旁又称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部首也是偏旁,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偏旁”。
(2)定义的角度不同
①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从前称合体字的左力一为“偏”,右方为“旁”; 现在把
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位于字的左边,称为“左偏旁”; 位于字的右边,称为“右偏旁”。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吃”字的偏旁是“口”,“任”的偏旁是“亻”。
②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时,根据汉字的形义关系排列汉字。他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并把这种排字方法称为“分别部居”。每“部”第一个字就是“部首”。例如“霜”是个二层组合,其部件是“雨”,“明”的部件是‘旧”。
11.下面各组句子里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 为什么
?
【答案】(1)甲组
①这个人不会过日子。
②我去过上海。
例①“过”是动词,在句子中作动语。
例②“过”是动态助词,表示曾经有的经历。
(2)乙组
③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④他是一个修房子的。
例③“的”是语气词,起强调、肯定的作用。
例④“的”是结构助词,放在“修房子”后边一起组成“的”字短语,这个“的”字不可缺少。
(3)丙组
⑤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⑥不必客气,我的确吃过了。
例⑤“了”生了变化。
例⑥“了”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既表示动作完成,是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肯定事情发又表陈述语气,肯定事情已经实现了。
12.下列两个句子的语法结构以及各句法成分之问的语义关系是否相同? 请加以分析并阐述理由
(1)老师知道我喜欢唱歌。
(2)老师指导我怎样唱歌。
【答案】(1)上述两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法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