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707文史基础之语言学纲要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一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
英语的
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2. 自然语言和算法语言
【答案】(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例如,英语、汉语、日语为自然语言。有时所有人类使用的语言(包括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以及人造语言)都会被视为“自然”语言,以区别于如编程语言等为计算机而设的“人造”语言。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算法语言
算法语言是计算机词汇,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其中高级语言又称为算法语言。常见算法语言有BASIC 、FORTRAN 、COBOL 、PASCAL 、C 、C++、JA V A 等。
3. 亲属语言
【答案】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处于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下的,且使用者人同为不同语言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称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4.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卜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例如,黑话、行话和官腔等等。
,,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
二、简答题
5. 举例说明什么是指示语。
【答案】指示语是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承信息的词语,也就是说涉及到话语所谈论的事物、事件以及它们在时空中的存在方式、运动方式等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人称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在语言中表现为一、二、三人称。在话轮中,有若干语用表现第一话轮开始时,发话人可通过使用人称指示中的呼语为下一话轮选定对话人,而且话语本身会表达出一个或多个言语行为。有时,当发话人的话轮由对话人接过去时,如果发话人的话语中有指示语,则该指示语在第二话轮中要作相应的改变。
(2)时间空间指示语
这类指示语表承话语中关于时间或者空间的信息。空间指示语是话语中关于方位、处所的指示,又称地点指示。
(3)社交指示语
社交指不是用来指明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或发话人和所谈及的人(第三方)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社交指不体现在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之中,凡是能表明发话人和受话人或第三方之间社会关系的语言形式,都是社交指示语。从中可以判别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来:是平等关系还是权势关系; 是关系亲近还是关系疏远; 是异性关系还是同性关系,等等。如第二人称单数通称形式“你”和尊称形式“您”的运用就反映出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关系。
6. 举例说明词义包括哪些内容? 并从下列词语中归纳出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组合的方式。
立功怪诞裙钗虎穴带鱼忘记
【答案】(1)词义的内容
词汇意义可分理性义、色彩义和语法义。实词都有一种与概念相联系的核心意义一一理性义,此外还可能有附着在理性义上面的色彩义,色彩义主要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①理性义
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称为理性义,或称概念义、主要意义。例如,
赡养: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晦涩: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②色彩义
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于理性义的色彩义,也称附属义。它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色彩义包括:
a. 感情色彩
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或贬义色彩,例如,“英雄”、“叛徒”。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它们是中性词,例如,“山脉”。
b.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又称为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便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
彩。例如,“赡养”、“晦涩”都具有书面语体色彩。
c. 形象色彩
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例如,“云海”。
③语法义
语法义指的是每个词脱离上下文语境而具有的意义,具体反映在词的类型和语法特征几个方面。例如,“桌子”这一词的语法意义有:该词属于名词,可以与形容词等词连用,可以作主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2)材料所给词反映的语素义之间组合和词义的关系
,是由两个形容词共同组①语素义以并列组合的形式共同形成词义。例如,“怪诞”、“裙钗”
合成的,形成更加丰富的词义。“怪诞”既具有奇怪又具有荒诞的含义,而裙钗更是共同组合,表示年轻貌美的女子。
②各语素义共同修饰或作用形成词义。例如,“虎穴”、“带鱼”是由定语修饰名词,限定范围,使词义更加明确; 再如,“立功”则是由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动宾结构,共同作用组成新的词义。
③在各语素义中取其中某一个来代表该词的词义,众语素义中偏向某一语素义。例如,“忘记”这是由两个表示并列联合关系的语素义组成,但是在词义的形成中只取了语素义“遗忘”这一部分的意义。
7.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
【答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是语言一对相对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的差异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而语言的约定性则是指语言的音义结合虽然是没有自然联系的,但是在语言产生初期,音义一经约定俗成,就不能再更改,是全民必须共同遵守使用的规则。
(2)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约定性的联系
①正是由于任意性的作用,语言的音义结合必须要约定俗成,没有必然联系的音和义必须要依靠社会的约定力量才能实现实际运用的可能。这两者是不能分割的两大特点。
②语言符号的形式跟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者所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但也正是这种社会约定性,使得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落入一套现成的语言符号的网子里,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随意更改的权利。
三、论述题
8. 论述并举例说明社会发展对语言发展变化的影响。
【答案】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都要受到社会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