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842数据结构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分别采用堆排序,快速排序,起泡排序和归并排序,对初态为有序的表,则最省时间的是_____算法,最费时间的是_____算法。

【答案】起泡;快速

【解析】当初态为有序表时,冒泡排序只需要进行一趟比较即可,此时时间复杂度为O(n),

2

而快速排序算 法需要比较的次数达到最大,时间复杂度为O (n) 。

2. 假定有k 个关键字互为同义词,若用线性探测再哈希法把这k 个关键字存入哈希表中,至少

要进行_____次探测。

【答案】

【解析】当该关键字发生冲突时,用线性探测不会遇到别的关键字冲突,这个时候需要探测的次数最小。总次数为。

3. 设有两个算法在同一机器上运行,其执行时闻分别为100n 2和2n ,要使前者快于后者,n 至少为_____。

【答案】15

2n

【解析】当时,100n2>2n,而,时,100n <2

4. 在双向循环链表中,向P 所指的结点之后插入指针f 所指的结点,其操作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f ﹣>next =p ﹣>next ;f ﹣>prior =p ;p ﹣>next ﹣>prior =f ;p ﹣>next =f ; 5. 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的二叉树,当它为一棵_____二叉树时具有最小高度, 当它为一棵_____时,具有最大高度。

【答案】完全;只有一个叶结点的二叉树

6. 有五个数据依次入找:1,2,3,4,5。在各种出栈的序列中,以3,4先出栈的序列有_____。(3在4之前出栈)

【答案】3个

【解析】以3,4先出栈的序列有34521、34215、34251共3个。

7. 应用prim 算法求解连通网络的最小生成树问题。

(1)针对如图所示的连通网络,试按如下格式给出在构造最小生成树过程中顺序选出的各条边。(始顶点号,终顶点号,权值

)

(2)下面是Prim 算法的实现,中间有5个地方缺失,请阅读程序后将它们补上。

的值在

图的顶点数,应由用户定义

用二维数组作为邻接矩阵表示

生成树的边结点

边的起点与终点

边上的权值

最小生成树定义

从顶点rt 出发构造图G 的最小生成树T , rt 成为树的根结点

初始化最小生成树

T

依次求MST 的候选边

遍历当前候选边集合

选具有最小权值的候选边

图不连通,出错处理

修改候选边集合

【答案】(1)

(2)

【解析】Prim 算法的执行类似于寻找图的最短路径的Dijkstra 算法。假设是N 上最小生成树边的集合。算法从属于

的边为止。

属于E 中找一条代价最小的边

加入集合

是连通图

,v ,

直到

开始,重复执行下述操作:在所有u 属于

,同时将并入

8. 在进行入栈运算时应先判别栈是否_____:在进行出栈运算时应先判别栈是否_____:当栈中元素为n 个,进行入栈运算时发生上溢,则说明该栈的最大容量为_____。为了增加内存空间的利用率和减少溢出的可能性,由两个栈共享一片连续的空间时,应将两栈的_____分别设在内存空间的两端,这样只有当_____时才产生溢出。

【答案】满;空;n ;栈底;两栈顶指针相邻(即值之差的绝对值为1)

9. 遍历图的过程实质上是_____,广度优先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____;深度优先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_____,两者不同之处在于_____,反映在数据结构上的差别是_____。

【答案】查找顶点的邻接点的过程;0(n+e);0(n+e);访问顶点的顺序不同;队列和栈 【解析】广度优先遍历图使用队列这种数据结构,深度优先遍历图使用栈这种数据结构。

10.循环队列的引入,目的是为了克服_____。

【答案】假溢出时大量移动数据元素

【解析】用数组实现队列时,如果不移动,随着数据的不断读写,会出现假满队列的情况。即尾数组已满但头数组还是空的。循环队列也是一种数组,引入循环队列,有效克服假溢出大量移动数据元素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11.在下面的排序方法中,辅助空间为O(n)的是( )。

A. 希尔排序 B. 堆排序 C. 选择排序 D. 归并排序 【答案】D

12.相对于微程序控制器,硬布线控制器的特点是( ).

A. 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 B. 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 C. 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 D. 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