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经贸大学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职权法制

【答案】行政职权法治,就是要坚持行政职权来源于法。行政组织的各项职权都由法律明文规定; 行政组织不能为自己设置任何权限。行政权力是国家公共权力的组成部分,坚持行政职权法治就是要从根本上杜绝国家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行政职权法治是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促进行为公正、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保障。

2. 威尔逊

【答案】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他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威尔逊的主要贡献是:

(1)强调了公共行政活动及其研究在所有国家现象中的特殊意义。威尔逊认为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的行政管理方面。威尔逊还认为,为了效率可以适当牺牲民主,为此,应当建立一门新的学科一一行政学,使民主宪政制度臻于完盖

(2)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认为国家的权力主要是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这就从结构上否认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提出政治和行政的两分法。

尽管威尔逊的理论并未涉及行政学的基本框架,也并未规定其基本范畴,但他拟定了行政学的内涵,奠定了行政学的基础,因此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创始人。

3. 管理层次

【答案】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来决定。层次过多,公文履行,手续繁杂,官僚主义滋生,不仅小利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和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也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因此,行政机关的层次必须适当。在行政组织中,一般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行政组织权力由高层向基层递减,高层一般具有最高决策权,基层主要拥有执行权,中层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 集体领导

【答案】集体领导是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的制度,即对重大问题,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做出决策和决定,一经诀定,必须共同遵守。实行集体领导,对重大问题表决时,应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能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必须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和集体决定。在集体领导中,行政首长必须正确地使用最终的决定权和否定权,应当在集体意见的基础

上决定或否定,而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行政领导集团内各个成员要分清职责,根据各自职责和工作任务,分工合作,不能互相推诿。

5. 行政管理的经济职能

【答案】经济职能是指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主要有:①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②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所特有的管理经济的另一项职能。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要求相适应的。由于国家拥有的国有资产规模较大,需要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全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重点管理国家投入各类企业的国有资产,负责拟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并对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检查,但不是直接管理企业。

6. 事前评估

【答案】事前评估又名预评估,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可预测的评估,评估内容必须包含:①对政策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③对政策可行性进行评估; ③对政策执行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和影响预先评估。其特点是将评估从单纯的事后检测变成了事前的预测和控制,有利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更好的效果。

7. 行政人员伦理

【答案】行政人员伦理是指国家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意识、行政道德活动以及行政道德规范现象的总和。行政人员的伦理是公务员的行为规范伦理,它是行政伦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由:①主观与客观统一; ②美德与公德统一:③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8. 机关后勤的环境管理

【答案】机关后勤的环境管理又称机关庭院管理,为机关后勤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其管理范围包括机关办公与生活场所内的各种场地、道路、建筑设施、水电、公共卫生设施、环境绿化和各类标识。目的在于为机关行政与生活创造一个有序、整洁和优美的环境。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答案】政治环境是行政系统运行的主要外部环境之一,其对行政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

(1)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

国体是一个国家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体现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行政系统是国家政权的心脏,行政系统的性质由国家的性质决定。

(2)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国体的表现形式,它规定国家机构的组成形式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关

系,也决定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及其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

政党制度对行政系统有多方面影响,它不仅直接影响行政系统与政党间的关系,而且直接影响行政系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功能发挥、政策稳定性及纠错机制。

(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

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平等程度越高,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就越高。政治权力的民主与平等程度,还制约行政执行中的沟通、协调与公开化程度,即行政执行中的民主程度。

(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

政治形势包括稳定与不稳定两种基本态势。稳定的政治形势是行政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行政系统各层级、各部门有序工作的保证。而不稳定的政治形势则会引起行政系统运转的异常,主要表现为:

①政治不稳定造成行政系统的既定日标出现局部性,甚至全局性的变化;

②政治不稳定导致行政系统内部各部门或各层次的忙闲不均,破坏现有行政系统结构;

③政治不稳定导致信息沟通的困难,并使沟通的失真度加大;

④政治不稳定打乱己有工作程序、破坏行政人员的心理平衡,甚至能引发行政系统的彻底崩溃。

(6)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制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行政系统的地位、权限、功能、机构设置等都由法律规定和保障。不同法律制度在这方面的规定不尽相同,对行政系统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也有不同规定。

(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法律的完善化与科学化有机统一,共同制约行政系统的协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法律的有关规定如果详尽、完备、科学,就会促进与保障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与规范化水平:反之,则容易导致行政系统的混乱。

10.简述行政沟通的渠道。

【答案】沟通渠道是沟通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行政过程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之一。行政沟通渠道对行政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渠道质量上一一渠道容量和长度,当质量一定时,渠道形态的选择也重要。

(1)沟通渠道的容量与长度

①沟通渠道容量。指渠道能传递的信息量,或是渠道传递传播源发出信息的能力。根据信息沟通基本原理,所有的渠道容量都有限度,当行政沟通信息接近容量限度时,沟通就会达到最佳状态。

②沟通渠道长度。指从传播源到对象间的距离,它是沟通所耗费的时间与速度的乘积。渠道长度对行政效率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渠道越长,原始信息完全通过的就越少”。此外,信息本身有时效,如沟通渠道太长,等信息到达,良机己失,时效己过。